第525章 談棋(第2/4頁)

紫晶早已絕了婚嫁之心,所以很少在銀錢上留心。曹颙贈她這四頃地,每年收成有二百來兩銀子。她的月份銀子,是公中領一份,初瑜拿自己的私房貼一份,每個月四兩銀子。再加上逢年過節蘭院與梧桐苑的賞,一年到頭也有小一百兩銀子。

這些銀子,紫晶不是貼補在天佑、恒生兩個身上,就是使人往各處寺裏捐了,並沒有做積蓄。

“聽說現下有的寺廟也不像話,將外頭捐的米扣下,還有私下變賣的。只望這幾處寺廟能好些,只要有一半米進了貧苦百姓的口中,就不枉我這番心意。”紫晶摸了摸左碗的一串菩提子念珠,說道。

“是啊,小老兒也擔心這個,專程使人打聽了,挑得還是主持口碑好的幾家。要是再有弊端,也是別無他法。”何茂財嘆了口氣,道:“剩下的糧食,若是姑娘不願變賣換銀錢,還想繼續舍話,小老兒倒是有個愚見。”

紫晶雖沒有更衣剃發,但是早就開始吃素,心裏已經歸了佛門。只是感念曹家恩德,眼下又需要照看天佑與恒生起居,所以才沒有遁入空門。她心腸慈悲,想著盡一己之力,做些善事。

聽何茂財說有主意,紫晶忙道:“老管事既是有主意,請說便是。我整日裏在內宅,就算有心,到底眼界窄,心有余而力不足,哪裏趕得上老管家見多識廣?”

人都愛聽好話,即便何茂財活了大半輩子,仍是如此。

聽了紫晶的話,他心裏甚是舒坦,笑呵呵地說道:“不敢當姑娘的誇,只是不敢糟蹋姑娘善心,使人仔細打聽了。進今年春夏大旱,入冬以來,又連下了幾場雪。京畿各州縣怕凍死百姓,本月初一開始,就在各州縣設了粥棚,各個鄉裏,也有民捐。依小老兒愚見,與其將這糧食舍到寺中,還不若舍到各地粥棚。打發兩個人跟著,他們總沒膽子,將糧食吞沒。”

紫晶聞言,點點頭道:“勞煩老管事費心,確實好主意,就這麽辦吧。”說到這裏,她想了想,道:“只是到底是我的私事,也沒有白使人當差的道理。總要給些辛苦費,之前寄存在老管事那的二十兩銀子,老管事看著給就是。”

“呵呵,這個倒是用不著。大爺早有話交代下來,說姑娘想用糧食、想用人手都隨意。就因姑娘說舍糧,大爺囑咐今年昌平莊子的糧食不賣,都入了倉了。要是姑娘舍得順心,想要再舍的話,就用倉裏的米。”何茂財想到曹颙的這番交代,越發覺得曹颙這個小主子對胃口。

他是孫家陪嫁過來的舊仆之後,同曹家的世仆不同。他原先心中只認孫太君,現下則只認曹颙。

畢竟他們父子兩代人,打理了六十多年的莊子,不是曹家產業,是孫太君的陪嫁。曹家其他人,按照規矩,也管不到他們頭上。

隨著孫太君將這個田地轉贈曹颙,何茂財忠心的對象,就換了曹颙。

加上曹颙這些年,對他也是全心依賴,甚是擡舉,老爺子即便操勞,也覺得受用。

在曹家下人中,紫晶同何茂財一樣,都是老太君舊仆,所以何茂財心裏待紫晶也親近。瞧著曹颙禮遇紫晶,他也跟著欣慰。

這才是大家公子哥兒的做派,守著規矩禮法。

紫晶年歲不大,但是算起來,除了侍候過老太君之外,也算是曹颙的保姆嬤嬤。懂得尊老,也不枉費紫晶這些年主持家務、裏裏外外的操勞。

紫晶這邊,卻不敢理所當然地受著曹颙的好意。

她神情已經僵住,又是感激、又是羞愧,只覺得心裏跟翻了五味瓶似的,什麽滋味兒都全了……

……

不知不覺,已經到掌燈時分。

田氏與憐秋等人用了晚飯,就帶著孩子們回各處休息。天佑與恒生兩個是跟著紫晶住在曹颙那邊院子的東廂房的,已經跟著紫晶回去安置。

屋子靜下來,只剩下曹家這幾口人。

曹颙盤腿坐在炕上,陪曹寅下棋。初瑜這邊,則是同婆婆商量明日進香之事。明日是十一月十七,阿彌陀佛誕生日,附近的寺廟裏都有法事。

平素女眷都拘在內宅,難得出府,李氏自然也樂園帶著她們出去透透氣。只是城外不比城裏,香客雜,得提前安排妥當了,才能省得沖撞了。

初瑜這邊,早已委了紫晶,安排妥當。

除了曹家,明兒同去進香的,還有個貝子府的家眷。那個貝子夫人,算起來是初瑜的堂嬸,同曹家也有往來,李氏也是認得的。因此,明兒除了曹府家丁,還有貝子府護院跟著去守衛,不會有什麽閃失。

李氏聽了,這才放心。

因提及紫晶,她將媳婦領到東屋坐下,將心中所想,說了一遍。

初瑜聞言,不由愕然,半晌方道:“太太慈悲,過問此事,是紫晶姑娘的福氣。關於她的終身大事,大爺同媳婦早年也是放在心上的。只是瞧她的意思,早已絕了這個念想。幾年前就開始茹素,還得大爺怕她身子挨不住,說了幾遭,才使她改了主意。初一、十五全素,平日裏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