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君臣會(第2/4頁)

如此一來,倒使得四阿哥心裏沒底,不曉得他們的交情到底是什麽地步。

見曹颙沒有掩飾之意,坦坦蕩蕩的,四阿哥心裏舒坦許多。

見曹颙說完,十七阿哥笑著說道:“四哥,這事兒弟弟曉得。前幾日曹颙還專程尋弟弟幫他出主意。簡親王的脾氣,這京裏哪個不曉得,誰敢得罪他?但是曹颙也就是曹颙罷了,又不真是什麽‘善財童子’,哪裏會曉得那麽許多。如今卻是樹大招風了,是個人都惦記著讓他賺銀子。”

聽著十七阿哥這般話,四阿哥淡淡一笑,掃了曹颙一眼,道:“簡親王從戶部支銀子也有陣日子了,這生財的法子,想必你也想得差不離。讓本王同你十七爺聽聽,長長見識,如何?”

“回四爺的話,這些日子,因這個事兒,臣也是絞盡腦汁,實不曉得有什麽法子,能使得簡王爺滿意。”說到這裏,他頓了頓,道:“幸好臣有位故交北上京城,帶來個南邊的消息,使得臣生出幾分荒唐念頭來,也不曉得可行不可行。”

“就是你江寧那位世兄弟,娶了洋婆子的那個?”十七阿哥臉上帶著幾分好奇,道:“改日倒是要去見識見識,看著是不是真如人傳言那樣,是個女羅刹。”

“十七阿哥怕是見識不著了,他們今兒就已經動身南下了。”曹颙想到走了的魏信與張義等人,胸口仍覺得堵得慌。

“這卻是可惜了了。”十七阿哥嘆了口氣,道。

曹家何時來人、來的是何人、所為何事,早有粘杆處的探子寫了奏報,在四阿哥的案牘上。

聽了曹颙這番話,並沒有絲毫隱瞞之意,四阿哥點了點頭,追問道:“什麽念頭,說來聽聽?”

“回四爺的話,臣那位世交近些年定居廣州,所以對廣州那邊的情形知之甚詳。廣州那邊,因洋貨繁瑣,有不少洋人在那邊行商賈之事。南洋與西洋地界,卻是金貴銀賤,一兩金能兌十五兩銀子,廣州那邊差不多也是如此,即便沒有一兩比十五兩,十三、十四兩是有的。京城這邊,金兌銀子,卻是從國朝初以來,都是一比十的官兌。”曹颙稍加思量,說道。

這一番話,不禁引得四阿哥側目,連十七阿哥也來了興致,掰著手指道:“如此說來,一兩黃金兌換銀子的差額就是三、四兩,萬兩金子下來,就是幾萬兩銀子的利。這銀子也來得太輕松了些,只是這萬裏迢迢的,往來運輸不易不說,這金子要是都使洋人兌了去,那以後咱們大清國不是也缺金子麽?”

如今,市面上流通的錢幣,還是以銅錢為主,佐以少量銀子。金子雖也能當錢,但是尋常誰會拿它開銷,多是做了金器或者首飾什麽的。

曹颙心裏也後悔自己為何見識短淺了,要是上輩子能懂得些礦產知識,曉得金銀銅礦的分布,不曉得會不會比現下省力氣得多。

四阿哥原覺得有興致,聽了十七阿哥發問,連連點頭道:“說得正是,物以稀為貴。洋人那邊重金,想必也是因稀缺的緣故。要是一味貪圖蠅頭小利,將金子都兌給洋人,那數年以後,無金可用,少不得要自食惡果。”

見四阿哥與十七阿哥都質疑,曹颙將其他的話咽到肚子裏,沒有說出來。

他原是想就浙江巡撫的折子,引出日本的,將日本金銅賤銀貴的事說了。日本那邊,銀四兩就能兌換金一兩。

將銀子運到日本,兌換成金子,再將金子到廣州那邊,換成銀子,如此一來,可生三倍利。

雖說那些宗室王爺,身份尊貴,不會想著漂洋過海,但是他們最不缺的就是門人奴才。

如此一來,既能解決內務府缺銀子的問題,還能間接地推進對外交流,開闊眼界。

不過,現下,曹颙卻改變了主意。

就算銀子給宗人府賺了,也不過是給各個王府多了些零花銀子,使得他們越發花天酒地罷了,與民與國無益。

若是等到四阿哥登基,再來操作此事,卻是事半功倍,利在當下。

見曹颙不吭聲了,十七阿哥怕他灰心,笑了兩聲道:“許是我杞人憂天了,洋人能有多大的能量,還能將咱們大清國的金子都兌光了不成?說起來,孚若這個也是來銀子的好主意,宗人府那邊折騰一遭,也夠幾年花銷了。”

曹颙訕訕道:“是臣想得太簡單了,若不是四爺與十七爺想到此處,怕是臣就要成大清的罪人了。”

四阿哥看著曹颙,正色道:“你雖年紀小,但是已經身在顯位,往後還是尋思妥當些,省得落了口舌事端。”

“是,謝四爺教導,曹颙記下了。”曹颙聞言,已經站起身來,垂手應道。

見曹颙恭敬聽訓,四阿哥心滿意足,對十七阿哥道:“十七弟好生休養,衙門裏事兒多,我先過去瞧瞧,改日再來看十七弟”說著,已經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