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茶引(第2/3頁)

“這可不是一般的茶,名氣雖沒碧螺春、龍井大,味道可好,價格也高。聽說這個是京裏王府的私家茶,早年‘茶童子’在山東做官時發現的好茶,全天下也沒有多少。外頭的人想買都買不到。我們東家在京裏有些關系,才弄到二斤。原想留著喝體己茶,為了給店裏撐門面,才勻出半斤出來。一壺要一兩六錢銀子。小的這就給客官取去。”夥計笑著回了,而後轉身去取茶葉。

十六阿哥聽完,已經是失笑,對曹颙道:“瞧瞧,你都揚名到塞外了。”

曹颙也是覺得好笑,什麽時候,這沂州冬茶,也能跟西湖龍井、黃山毛尖並肩。並不是說冬茶不好,而是那邊攏共才十來頃茶園,那個茶又是吃個嫩,都是摘茶葉芯,一畝地一年下來也沒多少,京城那幾戶人家自己個兒啊走禮都不夠,怎麽會傳到外頭來。

少一時,那夥計端著托盤,上面擱著一個拳頭大小的青花茶葉罐。

夥計放下托盤,將茶葉罐打開,用裏面的小勺子盛了半勺茶葉出來,送到十六阿哥跟前,笑著說道:“客官您瞧瞧,比毛尖還嫩呢,就是別的茶想要作假,這采摘的節氣不同,吃的味道也不同,等會泡出茶湯來,爺就能吃出正宗不正宗了。”

十六阿哥仔細瞅了,心裏有些生疑,看了那夥計一眼,道:“既是王府的私家茶,你們東家都能尋來,想來也是有身份有臉面的人物,不知如何稱呼?是誰家的子弟?”

“小的只是個夥計,哪裏知曉那麽多,只知道東家姓王,在關裏做買賣。”那夥計笑著收好茶葉,猶疑了一下,問道:“二位客官,這茶……”

十六阿哥擺擺手,道:“泡一壺……”說話間,看見不遠處坐著的兩桌侍衛,指了指道:“那邊每個桌子也來一壺,爺請客。要是有茶果什麽的,也挑著上幾盤子。”

那夥計見他這般闊綽,笑著下去泡茶去了。

十六阿哥臉上收了笑,對曹颙問道:“姓王,莫不是十三哥那邊的女掌櫃,將生意做到熱河了?一壺一兩六,這跟打劫似的,一斤下來可是上百兩銀子了。”

曹颙聞言,搖了搖頭,道:“應該不是她,她性子穩重,十三爺處境又特殊,不會如此冒失,為了求財,就將生意做到熱河來。”

“那這茶到底是從誰家流出來的?”十六阿哥摸著下巴,琢磨著。

這所為的沂州冬茶,正是曹颙當年在道台任上買的那幾頃茶園,分送了四阿哥、七阿哥、十三阿哥、十六阿哥、訥爾蘇五家,剩下的一份,給了曹頤。

三個王爺、兩個未封爵皇子,一個國公府邸,這茶葉被稱為王府私房茶也當之無愧。

曹颙見十六阿哥想得出神,笑著問道:“十六爺是不是忘了正事兒?今兒可不是為了出茶出來的。”

“正事兒?”十六阿哥聽了,拍了拍腦門,才想起還沒打發人去尋房產經濟,忙伸手叫了個侍衛過來,讓他出去尋人。

“真是奇了怪了,這京裏那麽多茶館,也沒聽說有賣這冬茶的,沒想到這熱河還叫咱們碰上了。”十六阿哥終是按捺不住好奇之心,吩咐趙豐叫掌櫃的叫來。

少一時,掌櫃的滿臉帶笑地過來,身後跟著端著托盤的夥計。

掌櫃的從夥計手中接過茶盤,親自給十六阿哥與曹颙斟茶,雙手奉上,才笑著說道:“客官慢飲,不知尋小人前來……”

十六阿哥沒有馬上回答,端起茶盞,放在鼻子下嗅了嗅,隨後送到嘴邊飲了一口,道:“這茶沒吃出比龍井醇,也沒有碧螺春香,為何這麽貴?尋常的好茶,一斤也就二、三兩銀子罷了。”

掌櫃的笑著回道:“這位爺,不是有句老話,叫物以稀為貴麽?這冬茶茶湯淡,南邊的人喝著還好,北邊的人未必喝得慣。小人也曾有幸喝過一盞,吃著還不如團茶合胃口,不過是喝個風雅罷了。”

十六阿哥點點頭,道:“爺有個叔叔,老爺子是好茶的,惦記這冬茶好幾年了。只因這個是高門大戶的東西,外頭就是有幾個銀子,也沒地方淘換去。既是在你這碰到了,少不得爺要破費破費,孝敬孝敬老爺子。”

掌櫃的聞言,曉得來了大買賣,臉上越發歡喜,道:“那敢情好,只是攏共就半斤,爺也得跟咱們留下點招待老主顧不是。”

十六阿哥擺擺手,道:“這叫什麽話,半斤爺都拿不出手,不是說東家那邊有二斤麽?不拘多少銀錢,爺都包圓了。”說到這裏,遲疑了一下,道:“只是爺怎麽曉得這茶是不是正宗的?這般稀罕的東西,早前又沒吃過。”

那掌櫃聽了,壓低了音量,道:“這位爺,您就放心好了,保準沒問題。咱們東家也是有身份的人,要不然也不會在熱河城裏做買賣。這熱河是什麽地方,是萬歲爺的行宮之地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