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開篇(第3/3頁)

只是他活了四十三,就病故了,要不然的話,少不得封閣拜相,不會讓索額圖與明珠專美於前。

不過,米思翰雖沒有成宰相,他的兒子卻是四十出頭,就授了武英殿大學士,那就是現下署理總理內務府大臣的馬齊。

正是因是名臣之後,自己又有功績,使得康熙對馬齊頗為青睞。即便他當時摻和進奪嫡之事,康熙對他也多有優容。

五月初八,署內務府總管馬齊,因復授為大學士,至熱河謝恩。

同日,康熙傳下諭旨,馬齊著留熱河辦事;前幾日奉旨回京的大學士嵩祝,著在京辦事。

頗出十六阿哥意外的是,馬齊空出來的內務府總管缺,康熙並沒有叫人添補之意。

如今內務府總管,還有三位,即和碩額駙曹颙與宗散佚大臣觀保,還有工部尚書赫奕。

這其中,又是一系列人事變動,轉戶部右侍郎傅爾笏納為左侍郎,內閣學士郭稗為戶部右侍郎,右副都禦史阿錫鼐為刑部左侍郎,左副都統史劉相為刑部右侍郎。

不曉得是不是這番變化帶來新氣象,還是十六阿哥透了什麽風,終於有官員想起熱河米價之事,上了折子,請調常平倉放米平糶。

待五月十三,曹颙假滿,重新回到衙門當差時,常平倉已經放米,尋常白米,官賣的價格是每石五錢,按戶領取。

這幾年,北方糧食物價恒貴,就是平常每石米的價格也在一兩銀子上下。

這次平糶,是因聖駕在熱河,才這樣的價格。

在官糧的沖擊下,每幾日市面的糧食價格已經大跌,漸漸恢復到舊日的價格。

因有折子提及熱河的米,加上之前京畿糧價上漲,康熙又下旨,八旗官民下半年八月應領取的祿米,全部現下就開始發放。

這樣做的原因,是怕祈到雨後,又擔心多雨。若是雨水過多,道路泥濘,運輸不便,那米糧就要發黴用不了了。

雖然熱河這邊的王公貴人,在悠哉的避暑,但是西北邊陲,已經開始預備秋冬軍需。

西北氣溫比京城這邊低,進了八月就是深秋,九月就是初寒。

康熙這邊還在想著西北的銀子,那邊十六阿哥,已經扯出大旗,準備清查內務府賬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