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求援(第3/4頁)

其他的,像是奇珍異果、山珍海味的,已經是沒人在意。

粽子是粽子,粽子也不是粽子。

攏共九九八十一份“九子粽”,曹家獨得八份,這是多大的榮寵?

文武大臣得了消息的,都揣測不已,眾說紛紜。

曹家雖已擡旗,不是包衣,不算是天子家奴,但是皇上對曹家也沒當成外人。

隨著曹颙在仕途上的發展,曹家的發跡,就在眼前。

曹家長房人丁不盛,但是曹寅的侄子們都相繼出仕。這樣天長地久下去,誰曉得會不會出現個“曹半朝”?

腦子活絡的,已經是費盡腦汁,想著如何同曹家父子攀關系。同鄉、同年什麽的,能沾上半點的,就欣喜不已……

……

曹颙在別院這邊,跟著蔣堅釣釣魚,說說民生大事;同智然下下棋,胡謅幾句禪語;要不就是跟著初瑜,陪李氏打打葉子牌,這節過得甚是愜意。

他哪裏會想到,因幾份粽子,使得曹家又引起有心人的側目。

別說是粽子,就算是龍肝鳳膽,只要是吃的,不就是給人吃的麽?

更不要說,賜下的是“九子粽”,是紫晶在家書裏已經提及之物。

見李氏不住口地誇這粽子包的巧,陪著的銀牙簽也精致,曹颙忍不住道:“母親若是愛吃這個,往後回到京裏,見天吃?”

初瑜在旁,已經給婆婆剝了一只粽子,裏面的餡料是冰糖玫瑰的。

紅色的玫瑰花瓣,裹在雪白的粽子裏,看的李氏與初瑜婆媳兩個都嘆為觀止。

聽了曹颙的話,李氏笑著說道:“到底裏宮裏的東西,就算咱們這邊跟著學,也未必對味兒,誰耐煩費那個事兒?”

“母親,這不是宮裏制的,聽說和碩簡親王派了兒子從京裏運來的。用了冰車,幾日裏晝夜不停地趕路,將粽子送來。”曹颙說道。

“外頭制的?”李氏仔細瞧了,道:“真沒想到,原以為只有宮裏,才能作出這麽精致的吃食來。”

“太太,這是稻香村今年推出來的,是韓掌櫃想出的新花樣。”初瑜也看過紫晶寫來的信,曉得這個緣故,笑著說道。

李氏聽了,卻是對韓江氏贊不起來。

想著她無父無母、無夫無子的,李氏嘆了口氣,道:“身為女子,在這個世道不可太要強,要不然只有自己苦熬。怪可憐的,你們能庇護就多庇護些,到底也算半個同鄉。”

“太太放心,額駙同媳婦都記下了。”初瑜應道。

不知這幾日,稻香村生意如何?按照之前的銷售看,這逢年過節是旺季,指定也錯不了。

十家同時開,一年下來,這利潤也蔚為可觀。

魏黑那邊還好,銀錢都交了他同香草夫妻收著,花銷也好,置產也好,都任由他們隨心。

榕院這邊,憐秋、惜秋是足不出戶的女眷,妞妞又小,這銀子幹攢下來,怪可惜了的。

看來得問問憐秋姊妹的意見,看是不是在京畿幫她們置田產。要不然,就在前門好的地段,買幾間好鋪面收租子。

稻香村的買賣越發惹眼,而且簡親王雅爾江阿這手玩得漂亮,一下子使得稻香村在康熙面前都掛了號。

往後,誰想要打韓江氏的主意,可是要掂量再掂量。

九阿哥那邊,不得氣得直跳腳?

曹颙想到此處,不由失笑。說來也怪,這鬥來鬥去的,使得曹颙對九阿哥也頗為好奇。

雖說人都有貪心,但是像九阿哥這樣,連身份地位都不顧,就是赤裸裸地撈銀子的,還真是王公裏的頭一份。

李氏那頭,已經同媳婦說起太後的恩典,尋思今年聖壽節的禮了。又說起回京前,需要在熱河置辦的特產,還得往各處走禮用。

曹颙對這些家長裏短沒興趣,就踱步出來,到前院溜達。

總覺得有些不得勁,渾身懶洋洋的,提不起精神。

雖然每日裏吃飽喝足,睡到日上三竿,但是心裏空蕩蕩的,讓人覺得難受。

曹颙的腦子裏,總是不聽使喚地想到衙門裏的差事。

木料場的虧空,什麽時候會被捅出來,會在內務府衙門引起什麽樣的震動?聖駕要在熱河駐足多久,才移駕行圍?

除了京畿,今年春天以來,黃河以北普遍少雨。到了今年秋冬,需要賑濟的地方不是一處兩處。

每年熱河這個時候米價都漲,今年不曉得如何?不知有沒有大人想到此處,上折子請旨放糧平抑糧價?

京城裏大的藥鋪都有鴉片了,這個東西流行起來,可是快得很。現下,除了治病用,已經有人因吸食這個傾家蕩產。

只是民間百姓,還多將鴉片當成藥劑,加上它現在數量不多,價格恒貴,所以才沒有蔓延開來。

曹颙站在樹下,擡頭看著樹上的鳴蟬。

胡思亂想這許多,歸根結蒂就是他呆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