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木料(第2/4頁)

齊敏這一句話,先說了不知情,後說了沒主意。三下五除二,將太極推給曹颙。

曹颙心裏嘆了口氣,他掛著這內務府總管的差事,就是再怎麽辯解,也摘不掉關系的。不過,也不可讓齊敏太囂張。

這世上,最不乏“得寸進尺”之人。

他沒有答復齊敏所問,而是道:“大人,咱們先到木料庫那邊看看,再做定論。”

齊敏聽提及“木料”,神色有些不自然,曹颙只做未見,對董長海道:“還請董大人帶路。”

木料庫在這邊不遠,走來一刻鐘,就到了。

這邊的守庫是典吏,四十多歲,看著甚是富態。腆著個大肚子,笑咪咪的,不像是小吏,倒像是鄉下的財主。

看著幾位大人過來,典吏忙躬身作揖。說是木料庫,倒不如說是木料場,許多木料都堆成木山,露天而放。

只有部分名貴木料,才擱在庫房裏收著。

場地上的木料,有一尺多粗的柱材,還有不少檁材。從成色上分,明顯能看出哪些是新木頭,哪些是經年的陳木。

還有些木頭,上面有著殘余的紅綠色漆。有好幾堆,曹颙撿起來看了,好不好不曉得,但是木質比先前他在廢墟那邊看過的密實得多。

曹颙叫人問了問那典吏,所料不假,這些木料正是從修繕的幾處宮殿拆下來的。

曹颙看了看,又看了看那原色的陳松木堆。

雖說松木是蓋房子的主要木料,但是松木也極其愛遭蟲蛀。那些陳木堆下,都是細細的如粉末的白色木屑。

將好好的,尚結實的木頭拆下來,用這些蟲蛀過的陳“新木”翻蓋,還真是窮折騰。

同修湯泉行宮不同,那邊還有許多配殿未建;熱河行宮這邊,卻是在修好的園子裏修繕。

提出修園子的折子,就是自己發布招投標後才有的,曹颙清楚地記得這點。

正用錢的時候,曹颙這個內務府總管張羅的招投標失敗了,只會越發顯得他的無能。

這修行宮只是個借口,只是有人眼紅內務府進賬的銀子,忍不住伸手。

直到此刻,看到方才坍塌的偏殿,再對比過眼前這些木頭,曹颙才算明白過來。只是不曉得,這其中齊敏到底扮演了什麽角色?

單憑他一個外放的宗室將軍,應還沒那麽大的胃口。

“齊大人,這次工程木料招投標,花了多少銀子?”曹颙皺眉問道:“若是本官記得沒錯,那八十萬兩銀子中,木料支出這塊費了不少。”

齊敏看著眼前的木頭,心裏也暗暗叫苦,曉得是壞在木頭上。

若是沒有之前“賞金”與十六阿哥親至之事,齊敏還沒有太把曹颙看在眼裏。有了之前的認識,他也曉得曹家正得聖寵之時。

他訕笑兩聲,道:“這些日子,本官奉十六爺之命,日夜為整肅治安之時忙碌,並不曉得這邊工程詳情。”說到這裏,他問曲峰道:“這次哪戶商賈供給的木料?真是奸商,太可惡了。”

曲峰聞言一愣,隨後明白過來,躬身回道:“是內務府的老商戶史家。”

齊敏聞言大怒,瞪著眼睛,看著曲峰,道:“你……你……你說的對,那個家夥,果然是奸詐小人,竟用這等劣木來糊弄內務府的差事,實是可恨。”

曲峰的臉“唰”的紅了,默默地退到一邊,閉口不言。

氣氛有些詭異,曹颙看著眼前兩人,總覺得好像有什麽不對。

關於所謂木材供應,曹颙曉得那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了,木材不比其他,尋常商賈憑借關系與財力就能介入。

像松木這些木料,多出自東北。東北在滿清入關後,就成了自留地,留著做八旗的退守之地。山林沼澤,多在朝廷手中,豈是商賈能插手的?

就算有木材商供應內務府,也是南邊那邊產得一些名貴木料。有的時候,壓根沒有木頭,只是走空賬,然後用內務府這邊的木料頂工。

這其中的貓膩,曹颙已經聽伊都立講了好幾遭。

雖說他們這幾個“過江龍”難壓“地頭蛇”,插手不到修繕工程中去,但是也個個都是水晶心肝,眼睛耳朵不是擺設。

十三條人命,還有這個被齊敏拋出來頂缸的史家。

曹颙握了握拳頭,心裏實是憋悶得慌。只是他不是傻子,如今連他都摘不幹凈,更不要說去急著追究別人的責任。

木料之事,曹颙戛然而止。

舌頭能殺人,這個道理古今皆同。他要是再說兩句,嚇到齊敏,那個倒黴的史家怕就難逃抄家問斬。

現下,曹颙只能用那句“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來寬慰自己。倘若四月下旬工期不能完成,康熙責罰下來,自己這邊要占大頭。

時間緊迫,只能先可著工程,再說後話。

“幾處修繕宮殿,依次清查,若是木料有蟲蛀的,重新返工。”曹颙轉過身來,吩咐董長海與曲峰道:“董大人,曲大人,就要辛苦兩位大人了。董大人從東到西,曲大人從西到東,各自帶人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