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較量(四)(第2/4頁)

要是韓江氏是曹家的戶下人,事情還簡單些。曹颙身為主子,可以為門下奴才出頭,偏生她還不是。

她是曹家的掌櫃,但並不是曹家的下人。

老話說得好,初嫁由父母,再嫁由自身。

若是他使門下奴才直接將韓江氏劫走,而後來個韓江氏自願改嫁,那曹颙還真說不出什麽。

人類同動物一般,為了食物與女人,發生爭端。

曹颙背著手,想到程家與程夢星,不曉得該不該為韓江氏慶幸。

自己這邊,還有初瑜,身為皇孫女,身上有郡主品級,會使得九阿哥有所顧忌。就算他再貪婪,也不敢到侄女身邊搶人。

那樣的話,名聲要不得不說,康熙也容不得他如此妄為。

大清禮制,貴女爵位,固倫公主位同親王,和碩公主位同郡王,和碩格格位同貝勒。

初瑜就算是九阿哥的晚輩,但是爵位身份在那裏放著,九阿哥也必須以禮相待。

倘若韓江氏在沒有同曹家有關系前,就被九阿哥發現。就算是直接劫人入府,程家還能有人出頭不成?

為什麽康熙能容忍九阿哥至今?

是因為在他眼中,庶民百姓如螻蟻,可以任由皇子做惡?還是他坐的太高,眼睛看不見這些肮臟?

後宮,還有個當權的宜妃。

看來,不管心裏如何,這面上還不能撕破臉。要不然,要應付的,還有來自宮裏的讒言。

這一家子,曹颙直覺得頭疼。

這個時候,曹颙有些想十六阿哥了。

十六阿哥今日又返回湯泉了,倘若他在,還能商量商量,拿個主意。

一天下來,自己卻是連個頭緒都沒有。

曹颙心裏不禁生出挫敗感,掏出懷表看了看,將到落衙的時候。

他站起身來,尋思要不要去淳王府探望妻子,說明緣由,省得她擔心。這時,卻是見董殿邦慢悠悠地走過來。

卻是有一搭沒一搭地提起公事,對於慎刑司那邊事兒,曹颙不算外行。

因關系最大,其中涉及到案中人的生死榮辱,所以曹颙不得不慎重待之。

到內務府這些日子,除了研究怎麽開源,完成康熙交代的任務外,其余時間曹颙就在翻看歷年的卷宗。

慎刑司的具體差事,他鮮少出面過問。但是審案後,到他手中的案宗,他卻是都要仔細通讀,做到心中有數,才簽字用印。

這般老成持重,倒是也對了董殿邦的眼,使得他對這位新總管也生出幾分期許之心。

又是親眼目睹了招投標的全過程,董殿邦對曹颙的欣賞又多了一分。

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打心眼裏不願曹颙走彎路。

曹颙叫人上茶,聽著董殿邦不緊不慢地說這些個,心裏卻納罕得緊。

這老爺子不是話多的人啊,怎麽今兒像話撈似的,沒玩沒了?

說完了公事說家常,董殿邦的話越扯越遠,已經說到當年曹寅沒下江南前的事。

看著董殿邦的白胡子一晃一晃的,曹颙原本浮躁的心慢慢平靜下來。

董殿邦看了看身上的官袍,對曹颙道:“當年一班內務府子弟,風光較你父親好者不只一二,如今卻是人蹤難覓。過猶不及,過猶不及啊。磕磕絆絆算什麽,平平安安到老,才是福氣。”說到最後,已經是莫名其妙多了不少感慨。

曹颙心裏一動,望向董殿邦的視線,多了幾分不解之意。

董殿邦已經是闔眼,端起眼前的茶盞,看著裏面的茶葉,笑眯眯地說道:“好茶啊,好茶。這好茶的味道是掩不住的,下官今日卻是有口福了。”

“吃虧便是占便宜”麽?“過猶不及”麽?

雖不曉得董殿邦是什麽立場,但是這出言相勸已是不容易。

只是“過猶不及”過的底線在哪裏?自己不過是行了分內事,莫非也是過了?

一時間,曹颙有些迷糊起來。

雖沒有什麽建功立業的理想,但是他是個慵懶的人。

這個“懶”不僅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

所以對待每個差事,他都算是盡職盡責,目的才不是什麽“忠君愛國”,而是不為了授人以柄,少些口舌是非罷了。

這樣,也是過了?

疑惑間,董殿邦已經起身告辭,晃晃悠悠地出去。

“董大人留步……”曹颙不由出口相留,問道:“老大人,莫非老大人看著,小子做得確實多了?”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曹颙的神情甚是誠懇,是真心希望得到一個答案。

屋子裏沒有旁人,董殿邦稍作沉吟,低聲道:“令尊南下三十年,為何回到京城?以他的才幹,登閣拜相也使得,為何卻只任禮部閑官?過猶不及,說的不外如是。曹大人是聰穎之人,為何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曹寅被調到京城任職禮部的緣由,京城權貴紛紛猜測,說什麽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