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團聚(下)(第2/3頁)

看著曹寅瘦骨嶙峋的手背爬滿了老人斑,曹颙腦海中出現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中年人。

這一轉眼,已經十幾年過去了。

他從一個稚齡童子長成了大人,曹寅也由壯年成為了白發老翁。

曹寅下了馬車站穩,看了看地上的積雪,又瞧了瞧初瑜,溫煦地說道:“太太很是惦記你,快過去吧!”

初瑜眼圈已經紅了,俯身應了,帶著喜雲往李氏的車前去。

曹颙看著父親,心裏有千萬句話要問,剛想開口,就見曹寅的馬車上又出來一人,正是曹頫。

曹頫身量偏高,已經是半大小夥子的模樣。

他跳下馬車,走到曹颙身邊,俯身道:“大哥!”說著,又轉身往曹碩這邊兒道:“三哥!”

因他今年已經十三,正處於變聲期,所以說話聽起來有些暗啞。

曹颙打量了這個小兄弟兩眼,每次父親的家書上,是必提他的,習了什麽功課,新讀了什麽詩文。

其中的寵溺之意昭然,使得曹颙也不禁有些吃味兒。

想著自己不能在父母身邊,有這個伶俐的堂弟在二老面前,使得二老晚景熱鬧些,曹颙的心裏就能平復了。

“長大了!”曹颙笑著點點頭,道:“老聽你大伯在信中提你,二嬸也見天的念叨,總算是闔家團圓。”

曹颙給曹寅請完安,也惦記李氏那邊,轉頭望去。

女眷馬車要進驛站,在房門口停,所以初瑜已經上了李氏的馬車。

這會兒功夫,王家的馬車也到了。

曹寅帶著子侄近前,寒暄了兩句,而後才進了驛站。

雖說沒有大物件。但是細軟人口加起來,曹家也用了十來輛馬車。

曹方同吳盛兩個,指揮著眾人將馬車上的東西封好,安排人看了。

江寧府裏的大管家是曹方的哥哥曹元,這次卻是不得見,曹颙問曹方道:“大管家同老管家都沒見,老管家這是想要在南邊養老?”

曹方垂手回道:“小的父親盼著回京呢,原是要跟著老爺太太一道來的。只是到底上了年歲,又是時冬臘月,被老爺勸下,讓他轉年開春跟著那邊的家私一道過來。”

原來如此,那曹元是留在江寧,等著明年春押解剩下的家私進京了。

曹颙問過曹方,剛想隨同父親進屋子,就見下馬的隨從中走出一人來,穿著青布衣裳,頭上戴著鬥笠,往他這邊過來。

因看不清容貌,曹颙也不曉得他是哪個,只是同其他人相比,這人身上的打扮有些眼熟。

曹寅見兒子止步不前,順著他的視線望去,看見來人,笑著拍了拍腦門,道:“瞧我這記性,還忘了有位雅客。”

這“雅”從何來,曹颙猶自想著,那人已經走到近前,伸手去了鬥笠,露出點了戒疤的光頭。

看著來人笑吟吟地看著自己,曹颙不禁訝然出聲,道:“智然!”

不是智然,還能是哪個?他笑吟吟合十,俯首道:“阿彌陀佛,曹施主別來無恙?”

真真是不勝歡喜,說起在江寧的少年之交,除了寧春、永慶同馬俊外,就是這個與曹颙同齡的智然小和尚了。

兩人最後一次見面,是在康熙四十九年春智然正式受戒之時,算起來已經四、五年不得見。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曹颙的心中也添了幾分歡喜,開口問道:“你怎麽出來了?不是說你師伯要傳你衣缽,讓你繼任清涼寺主持麽?”

這站在院子裏,卻是不是說話的時候。

智然看了眼旁邊站著的曹寅等人,笑著對曹颙道:“說來話長,還是請曹老施主等人先進了屋子吧,稍後小僧再說與曹施主。”說著,請曹寅等人先進屋子。

曹寅見他要避女眷,擺擺手道:“小和尚,你是方外人,不論這些的,還是一道進來,一會兒好說話。”

智然見曹寅如此說,便合十應了,隨著曹家眾人進了屋子。

這邊是先前已經使人預備好的屋子,早已燒足了火炕,一進屋子,就覺得熱乎不少。

李氏已經先進來,站在炕前,看著跟著丈夫進來的兒子,眼淚已經是止不住。

曹颙見她淚眼婆娑,滿目慈愛,心裏也是酸澀,上前大禮相見:“母親……兒給母親請安了……”

見曹颙跪在眼跟前,李氏哪裏忍得住,也顧不得媳婦侄子在側,上前伸出手去,將兒子的頭攬在懷裏,哽咽著說道:“老天有眼,我總算是盼到了這一天……”說到最後,已經是哭泣出聲。

初瑜站在一邊,手中牽著天佑,見婆母如此,眼睛也濕了,忙側過身子,想要拭淚。目光所及,剛好瞧見曹碩兄弟旁邊跟著個年輕和尚。

初瑜不由一愣,剛想著不曉得是何人,竟然直接進內堂,卻又覺得有些不對。

這和尚看起來,怎麽有幾分面善,眉目之間甚是讓人覺得熟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