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團聚(上)(第2/3頁)

江南曹家,已經成為往事。

不止曹颙心急,就是曹家在京的親朋故舊,也都算著曹寅夫婦進京的日子。

曹家父子二人,同朝為官不說,還都是堂官,這也算是顯赫。不管是遠的,還是近的,對曹家都比原來熱絡三分。

曹颙不過是蔭父祖的榮光,受到皇帝恩寵的年輕人;曹寅卻是不同,那是實打實的帝王心腹、禦前老臣。

父子之間,分量不可同日而語。

曹颙進京七、八年,漸漸躍居高位,是見慣別人的奉承的。雖說自己個兒曉得只是占了身份的便宜,面上也份外謙遜,但是骨子裏多少有些傲氣。

有的時候,對於權貴往來,朝廷傾軋,他只冷眼旁觀,當笑話看。

如今,父親將要進京,見了別人的熱絡,他才曉得自己安逸日子過的,有些膚淺了。雖說他年紀輕輕,位居從三品,也算高位,但在那些權貴眼中,也算不得什麽。

不說別的,就說侍衛處那邊,二十多歲為二等侍衛甚至是一等侍衛的,也大有人在,品級並不比曹颙眼下差多少。

曹颙並不太在乎這個名利上的東西,所以對於別人高看曹寅,也沒什麽不平的。

對於突然出現的那些個世伯、世叔們,不管在朝廷中的品級高低,曹颙便也都恭敬,待之以禮,不失分寸。

那些老爺子原以為曹颙年紀輕輕,就娶了皇家郡主,又身居高位,是少年狂妄之人,沒想到他會如此謙卑。

這詫異過後,這些老人家不得不心裏感嘆一句:“東亭有子如此,曹家後繼有人矣!”

不過是人情往來罷了,曹颙除了感慨父親人脈廣、熟人多之外,心裏也有些奇怪。

要知道,早年曹寅在京城時,也曾帶著他往各家應酬,那個時候為何不少“世交”都不得見?

因這個疑惑,他還專門請教了莊先生。

莊先生道:“還能有什麽緣故?昔日老大人在江南為官,就算是再顯赫,又同京裏的這些人家有什麽瓜葛?這自古以來,只有外官拉攏京官的,哪裏有京官拉攏外官的?加上京官清貧,應付京城這邊的應酬已經是不容易,哪裏還顧得上已經離京的昔日故交?老大人待人雖溫煦,卻是有傲骨之人,見對方斷了往來,自是不會主動上門去應酬。一來二去,就斷了交情也是有的。如今老大人進京,曹家這是要在京城生根了,你們父子又都顯赫,那些人自然又從新往來。”

世之常情罷了,曹颙聽了,一笑了之。

這個現交先用的人情,不過是面子上過得去罷了,還是等父親來後再說。

轉眼,到了十一月二十三。

在當日的朝廷邸報上,曹颙看到一則消息,“裁山東東兗道缺,其所屬州縣事務、統歸兗州、東昌、兩府管理”。

之前關於“裁山東東兗道缺”的消息,曹颙便聽說過,當時還以為既是地方行政區域變動,不得個兩三年的,沒想到朝廷這邊動手卻快。

曹颙在山東為官的日子,正經八百算起來,不過一年多,但是外任到底同京中不同。

如今回想起來,那邊的日子過得卻是真正省心,需要應付的官場傾軋也比京城少得多。

忙完案牘上的公文,曹颙起身伸了伸腰,掏出懷表來看了看,還不到未時。他嫌屋子裏憋悶,挑了簾子出去,擡頭看看天色。

許是陰天的緣故,外頭看著倒是有些暗,看來這兩天,要有大雪了。

曹颙不由地皺眉,要是下雪阻了行程,父母他們就要在路上耽擱了,這沒幾天就進臘月,怪遭罪的。

早知如此,實應該勸他們明年開春再進京。

唐執玉剛好抱了沓公文過來尋曹颙,見他面帶憂色地仰頭看天色,也站在旁邊看了幾眼,笑著說道:“大人不必擔心,這種雲薄,就算有雪,也是小雪,會早日見晴的。”

“如此大善。”曹颙點點頭,道:“家父家母畢竟上了年歲,這一路北上,千裏迢迢,心裏實是有些放心不下。”

“這還沒進臘月,多少還好些。怕是唐大人那邊,要臘月才能回京了。”唐執玉道。

“是啊,這些年他也沒出過外差,慣在京裏養富貴的,這回回來,還不曉得要怎麽叫苦。”曹颙笑著說道。

曹颙看到唐執玉手中的公文,正要招呼他進屋子,就見小滿疾步跑了過來,氣喘籲籲地道:“大爺,小的父親使人送信兒來了,老爺已經離京百裏,明兒便能到通州!”

饒是曹颙平素沉穩,眼下也不禁露出歡喜模樣,握著拳頭,心中甚是激動。

“恭喜大人,父子團圓在即!”唐執玉在旁聽了,也替曹颙歡喜。

歡喜是歡喜,曹颙瞅了瞅唐執玉手中的公文,也不願因私廢公。

他思量了一回,對小滿吩咐道:“速速回府裏,將這消息告訴給大奶奶。就說我先料理了衙門的公事,一會兒直接出城往通州去……”說到這裏,頓了頓,道:“讓大奶奶也預備吧,準備個暖和寬敞的馬車,就說我帶她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