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如意(下)(第2/3頁)

忝眷侍教姻侄曹颙叩拜;

婚期已定,親事在即,傅鼐“呵呵”笑了兩聲,合上帖子,問曹颙道:“南邊來信兒來,了!看樣子,你父親這是年底就能進京?”

曹颙俯首道:“是,姑丈,已經收到父親家書,說是新織造委了後,便啟程進京。算算時日,就在冬月底、臘月初的光景。”

“如此大善!到時候喜事也能熱鬧些。”傅鼐點頭道。

內宅,初瑜同兆佳氏被迎進上房。先由伊爾根覺羅氏引著,將兩人帶到東屋。

靜惠穿著新衣裳,盤腿打坐在炕上,俯首恭迎。

初瑜充作使者,滿臉帶笑地從如意匣中取出如意。待看到如意側面寸長的裂痕時,她眉頭不由一皺,隨即舒展開,裝作不留意地模樣,將如意放在靜惠膝上。

靜惠已經是滿臉羞紅,俯首不敢想看。

初瑜放完如意,又將帶來的百子石榴簪、如意合歡釵拿出來,給靜惠插戴上。

兆佳氏站在一旁觀禮,心中也是喟嘆。從伊都立這邊算,她是靜惠的堂舅母;同曹家那邊算起,她卻是靜惠的姨婆婆。

沒有父兄庇護,雖說名義上富察家為娘家,但是到底相隔了一層。要是出嫁後受了委屈,哪裏有可傾訴之地?

熱鬧了一番,這邊置辦了酒菜,同時給曹頌準備了文房四寶、糕點、果品等為回禮,就算是大定禮成,接下來就等著正式迎娶了。

十天後,相同的儀式,往侍郎府下聘。同樣的二十四擡聘禮,同樣的鑼鼓手,唯一不同的是,這次的大媒換成了傅鼐。伊都立已經往口外出差去了。

看著曹家送來的聘禮,吳雅氏心裏也算是滿意。在她心中,本就覺得曹碩要比哥哥穩重些,有長子之風。

不過,長幼有序。

雖都是嫡子,但是不占長,曹碩身上沒有爵位,這點卻是比不過曹頌的。

曹頌已經補了宮裏的侍衛,曹碩不過是個監生,身上沒有差事,作為丈母娘,吳雅氏有些挑剔,也是尋常。

要是輸給別人家的姑娘也就罷了,偏生是已經被抄家的董鄂家的姑娘,這口氣如何能咽下?

反正就這一個閨女,是她疼到心坎裏的,因此吳雅氏便暗暗下定主意,要給姑娘預備份豐厚的嫁妝,定要將那邊的長房媳婦比過去,好好給姑娘長長臉,省得往後在婆家說話沒底氣。

在如慧心中,對於姑母家的表哥也好,還是表弟也罷,原都不怎麽上心。

畢竟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裏有女兒家自己惦記的道理?

但是怎麽也是十八的大姑娘了,不是傻瓜,影影綽綽的也曉得原本說的是表哥,因自己害病的緣故,換成了表弟。

其中的羞憤,如何能言明?

不願父母跟著操心,所以她強忍了,日日裝作嫻靜,在閨閣裏繡針線。心裏對於作別人家媳婦這事兒,卻是厭惡到了極點。

吳雅氏忙著預備各色嫁妝,沒有留意到女兒的情緒不對。

只有如慧的奶子陶嬤嬤覺得姑娘不對勁兒,私下裏問過一遭,如慧狠狠地哭了一場。

要不是她的病耽擱,父母何至於同姑母那邊低三下四,就是對方背盟,也忍下認了另一門親事。

要不是不想讓父母再操心她這個女兒,她豈會這般委屈下嫁?

曹家的男兒有什麽好,誰稀罕誰不成麽?就是出家做姑子,也好過被人挑三揀四強許多。

如今,這不是成了笑話一般?倒顯得她巴巴地往曹家貼似的。

陶嬤嬤雖說也替姑娘委屈,但是在她面前卻只有勸慰的。說起來,曹碩的品貌也算是出挑的,並不比哥哥差什麽。

相比之下,這個老三還算斯文有禮,不像老二,總是瞪了牛眼睛,看著有點愣頭青。

一席話,聽說如慧哭哭笑笑的,想起曹碩略顯木訥的模樣,頓時又覺得無趣得緊。

有人失意,也有人歡喜,只是歡喜中帶著幾分不安同惶恐。

下聘禮後,靜惠很是放心不下祖母,同姨母央求後,又回到方家胡同這邊。伊爾根覺羅氏雖不願侄女回去,同董鄂家瓜葛太多,但是這血脈親情是無法割舍的,便也能體諒她的孝順之心。

曹府這邊,都是喜氣洋洋。

每日從衙門當差回來,曹颙便回到府中,或同莊先生說說話,說說父親到京後如何;或者同初瑜一道去看看主院那邊,看看屋子裏的擺設還需要有什麽添加得沒有。

曹寅能回京,曹家這般從江南全身而退,莊先生亦是沒想到。到底聖心如何,還要等曹寅進京後才能看出。

東府那邊,曹頌已經往侍衛處當差,他本就身量偏高,穿起侍衛服來,也是儀表堂堂,帶著幾分威武之氣。

因他年歲小,品級又低,同什的侍衛開始也瞧他不起,只當是尋常紈絝。結果校場比試,曹頌的騎射功夫都是拿得出手的,漢子們說起話來,這才算是融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