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要案(中)(第2/3頁)

說到這裏,她略帶佩服的說道:“爺,這曹颙,不就是七阿哥府上的大額駙麽?妾身還見過兩遭,年紀輕輕的,懂得事兒可不少。聽十三弟妹說,十三弟一直用的蛇毒膏最早也是曹颙給淘換來的。”

“曹颙麽?”四阿哥想起他送的年節禮來,不是香燭,就是佛像念珠,有幾樣還真是好東西。

“他前兩年放了外任,就是在魯南近海那邊兒,所以曉得這些吧!”四阿哥沉吟了一下,隨口說道。

四福晉笑道:“這個妾身記得,前年還使人往咱們府送過土儀,不少孩子的物什,當時弘時可是樂呵好幾天。就是咱們家那個冬茶莊子,如今托人打聽問起的也不少呢。說起來,咱們倒是承了曹額駙的情了!聽十三弟妹說,大格格也有了身子,等他們添了孩子,咱們也備份厚些的回禮才好!”

四阿哥點點頭,不免又囑咐一句,道:“咱們是長輩,意思到了就行,不必太鄭重,倒顯得生分。”

四福晉聽了,心裏卻是有些意外。

這京城裏住著,遠遠近近的多能扯上關系,但是使得四阿哥親口當晚輩待的,卻是沒有幾人。不過,想著七阿哥向來是老實人,曹颙同十三阿哥又親近,她也便能心中有數了。

四阿哥沒有內堂駐留,換好了衣裳,對四福晉道:“我去前院書房處理些事務,晚飯使人直接送前院去就是!”

四福晉笑著應了,將四阿哥送出屋子。

回來才坐好,四福晉便見丫鬟來報,道是年側福晉病了。

這年側福晉是四川巡撫年羹堯之妹,康熙四十八年參加選秀,直接留了牌子,被宮裏指給四阿哥為側室福晉。

四阿哥府裏,除了嫡福晉那拉氏外,還有側福晉李氏,與其他幾個格格。

在年氏未入府前,李側福晉最受寵愛,生了三子一女,其中兩個小阿哥夭折,只剩下三阿哥弘時與二格格。

因宋氏所生的長女夭折,所以李側福晉的一雙兒女,就是雍親王府實際的長子長女。

那拉氏所出的嫡子夭折,雖說前幾年府裏又添了四阿哥與五阿哥,但是因其生母位份低,與弘時年歲相差又大,所以李氏並沒有放在心上。

年氏卻是不同,娘家分量重,入府就是側福晉,又年輕貌美。要是生下阿哥來,身份並不亞於弘時。

因這個緣故,李氏對年氏便是掐著眼睛看不上。可是,因府裏規矩森嚴,四阿哥與四福晉治家嚴,她也不敢胡鬧,只是隔三岔五,那話刺刺年氏,過過嘴癮罷了。

年氏是個要強的,每每也都回嘴。不過,兩人年歲在那裏放著,論起來,李氏所出的二格格還比年氏大呢。年氏哪裏說得過?每次兩人一交鋒,過後便是要氣個半死。

因年氏與李氏位份相當,那拉氏也不好偏幫著哪個。只要她們不失分寸,便也任由她們鬥嘴去。

今日,一聽丫鬟報年氏病了,那拉氏便曉得,這是兩位側福晉沒事兒閑的,又磨牙了。

一個是丈夫的新歡,一個是丈夫的舊愛,那拉氏嘆了口氣,道:“知道了,打發人去請個太醫來,我稍後過去瞧她!”

……

雍親王府,前院書房。

四阿哥聽了粘杆處的稟告,曉得了什刹海那邊的詳情,心中不禁有些擔憂。這十數條命案,發生在內城,這個“失察”之罪下來,就夠步軍統領衙門與順天府那邊兩位主官喝一壺的。

步軍統領衙門的主官九門提督隆科多,是四阿哥養母孝懿皇後佟佳氏的胞弟,四阿哥私下以舅稱之。

順天府府尹王懿進士出身,早年入翰林院,曾為經筵侍講,曾為三阿哥、四阿哥與五阿哥的啟蒙老師。

當年那些侍講翰林中,敢罰皇子“跪讀書”的,只有王懿一人。就是四阿哥,小時候也沒少受他的懲戒。當時恨得不行,四阿哥還在心裏立過誓,尋思等自己大了,第一個就要殺了姓王的家夥。

等到漸大了,四阿哥才曉得能這般嚴厲教導皇子的老師,是多麽可貴。

這兩人,雖說一個圓滑,一個方正,但都是四阿哥心中願意親近之人,因此怕他們兩個受到這命案的牽連。

戴錦在旁,看出四阿哥心中所憂,道:“四爺,依奴才看,此事動靜雖大,但是隆大人與王大人卻未必會收到責罰。”

“哦!為何這般說?”四阿哥挑了挑眉毛,問道。

戴錦躬身道:“四爺,莫非忘記王大人是怎麽升上來的?”

四阿哥聽了,沉思著,這王懿從翰林院出來後,為刑科給事中,後來又為吏科兼兵科給事中。

康熙四十七年,他曾疏參九門提督步軍統領托合齊、欺罔不法貪惡殃民等款。

雖說當時不了了之,但是在“托合齊會飲案”案發後,刑部與大理寺又將這事翻了出來。彼時,王懿已為大理寺少卿,也是此案的協辦人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