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壽禮(上)(第2/3頁)

唐執玉卻是等曹颙許久了,上次兩人在塞外弄的那太仆寺馬場的統計,早已使人往馬場那邊尋人核對過。對馬匹損耗,與天色變化之間的關聯也做了相關統計。這個數據,對於馬場以後預防大範圍馬瘟,應該會有些作用。

同時,在數據後,曹颙還曾給過建議,那就是當發現天氣異常時,將馬群適當隔離,預防最容易爆發的幾種馬瘟。

當初寫這個的時候,曹颙心裏還道好笑,像是他到清朝後,便開始跟瘟疫對上了。憑借著幾百年後眾所周之的幾個防範辦法,他在這邊也能蒙人一蒙。不管如何,到底也算是利國利民,曹颙心裏也頗為自豪。

若不是不諧農事,他也想去研究研究水稻,要是一不小心搗鼓出一個“雜交水稻”之父來,那他也能千古留名。只是偶爾心裏想想罷了,就曹颙來說,水稻與雜草,在他眼中都是沒咋區別。若是讓他做個農民,就不要再指望地裏的收成。

不過,別的不說,曹颙還真是想著在小湯山那邊修個農莊。如今,山上桃子有了,再開片菜田,弄個小池塘,往後在城裏住膩歪了,帶著老婆孩子往那邊去,也算是農家樂。

相比之下,他對海澱鎮那塊的花園,倒是興趣不大。雖說與淳郡王府的園子毗鄰而居,初瑜同娘家人見面也方便。但是想起那塊兒接連的王公府邸,曹颙便有敬而遠之的念頭。

唐執玉將整理好的統計折子,交給曹颙。曹颙雖是主官,但是想要讓馬場那邊按照這邊的規劃行事,那還要經過康熙的批示。

曹颙將那折子打開看了,見下面只列著自己的名字,有些稀奇,問道:“唐大人,這本是大人與本官連折,怎麽不見大人署名?”

唐執玉躬身道:“回大人話,這原本就是大人的提議,卑職不過稍盡綿薄之力,不敢居功。”

曹颙笑著搖搖頭,說道:“唐大人此話謬矣!本官只是動動嘴皮子,其中大部分的差事,還是唐大人這邊勞乏。一碼是一碼,唐大人不敢居功,本官亦不敢貪功。”說著,伸手從筆架上取了毛筆,沾了墨汁後,在折子後又加上唐執玉的名字。

唐執玉想要再勸阻,卻已是來不及,忙道:“承蒙大人擡舉,卑職實是羞愧。”

因他是儒家子弟,講究上下尊卑,原本就對曹颙這位長官很客氣。在塞外共事這許久後,唐執玉對曹颙也頗為心儀。

再想起前年曹颙在京城防疫之事,唐執玉對其已經是大為改觀。雖然他這般年輕,躍居高位,確實有裙帶關系的嫌疑,借了淳王府那面的光,但是已經比那些一門心思想著巴結萬歲爺的滿洲大員強上太多。

雖然曹颙素日看著不顯山、不露水的,但卻並不是屍位素餐之人。在其位謀其政,曹颙也算是能吏。

曹颙在衙門這邊待到中午,將需要他處理的文書都處理了,便撂下筆整了整衣冠起身。

眼看就要進十月,十月初一是十三阿哥的壽辰。十三阿哥府上,也沒什麽可缺的。就算他愛茶,如今曹颙手上也沒有新茶園出來,便想著往琉璃廠去,淘換套好的茶具來做壽禮。

因這是早晨出門前便規劃好的,所以曹颙叫初瑜包了套家常衣服帶來。去逛街淘換東西,總不好穿著這身官皮。喜歡往琉璃廠逛的,都是非富即貴的人物,什麽王爺、貝勒、國公之流的,街頭走到結尾,總能遇到三兩個。

穿著官服,沒得讓人笑話,倒是不自在。因此,曹颙換下官服,出了衙門,小滿已經牽了馬過來。

因今兒不出城,曹颙便只帶了張義、趙同兩個,給任家兄弟放了幾日假,叫人待他們逛逛京城。

主仆四人,陸續上馬,曹颙便聽有人道:“曹大人,且慢性一步!”

卻是太仆寺少卿伊都立的聲音,他亦是穿著常衣,騎著馬,帶著兩個長隨過來。

伊都立家住在城北,曹颙住在城西,這並不順路。曹颙心裏還有些疑惑,就聽伊都立低聲道:“瞧著孚若這裝扮,是有飯局,還是要聽戲去?”

這兩年京裏迷昆曲兒的多,各部官員從衙門出來後,去戲園子要壺茶,消遣到天黑的大有人在。

曹颙卻是不怎麽喜歡聽那個,雖是自幼在南面長大,但是對於南音,他還是有些聽不慣。雖然這幾年陪著十六阿哥、曹頌他們去過幾遭,但是只是看著民生百態罷了,對台上之人反而沒什麽興致。

昆曲曲調雖然悠揚,但是架不住,他聽不懂啊,也沒耐心細細去琢磨唱詞。

因此,聽到伊都立這般問,曹颙笑著擺擺手道:“哪裏是去聽那個,是要往琉璃廠走一遭,看看能不能尋個好茶具。再有幾日是十三爺壽辰,尋個好東西,讓他樂呵樂呵也好。小阿哥百日我都沒趕上,這次可不好再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