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日子(第2/3頁)

不過隨即一想,他也明白過來,太仆寺竟是個清貴衙門,怪不得出京前人情往來,反不如在戶部做郎中時多。那些新外放的官員或者進京陛見的官員,都要給六部司官送各種孝敬。冬天有炭敬,夏天有冰敬。

像太仆寺這樣的衙門,自然就沒人會記得了。撐死了在“三節兩壽”時,下邊的屬官會送上些表禮。那些小官就更窮了,這表禮也不過是應景罷了。

因小滿與唐順也熟了,私下也問了不少話出來。唐執玉出身書香門第,父母已喪,不過現下供養著一個寡婦嬸子與幾個堂弟。那幾個堂弟都在求學,花費大些,其中有兩個已經是秀才功名,在京城讀書等著今秋的恩科。再加上他自家兒女也不少,這日子就過得緊巴些。

曹颙曉得這些後,再看著唐執玉的目光便多了些敬重。自己派人往熱河送文档的用意,曹颙也沒有瞞唐執玉。有這個負責的少卿在,不用白不用。

接下來的日子,曹颙便同唐執玉兩個一道,逐年統計康熙九年至今這四十三年的牧場各種數據。牲口孽生數與虛耗數,按照每年,每月的數據統計,對其中有馬瘟發生的年份格外標注。

唐執玉雖然為人有些耿直,出仕也將近十年了,自然曉得這個東西算是主官分給自己的功勞。

雖然沒有說那些感恩道謝的虛詞,但是單憑曹颙這個外行,以這種方式來介入太仆寺的公務,而不是兩嘴皮一碰,為了維護主官的權威瞎指揮,他對曹颙這位主官的印象便好上許多。

待見到曹颙全神貫注,左手賬冊,右手算盤時,劈裏啪啦地核算起數據與賬目,唐執玉只能感嘆。

官場上都說曹家幾輩子的體面都落到曹颙身上,所以他得以幸進,小小年紀便身居顯官。唐執玉自己是正經的科舉出身,自幼苦讀詩書,科舉了好幾次,三十多歲才考取進士功名。因此,對於曹颙這樣靠著家族余蔭上來的年輕人,他本來是有幾分鄙視的,現下卻真心生出幾分敬佩。

換做其他人,或許想著要自己個偷摸做了,掙個功勞,升升品級什麽的。曹颙卻沒有這種想法,對於現下這個從五品官職,他心裏還算滿意。

甚至有的時候,曹颙還不禁錯覺,是不是康熙為了保護自己,降低眾人對他的嫉妒,才趁著牧場之事,將他的品級降了三級。因為,就像是八阿哥與九阿哥他們,在他降級後,也不覺得他是幸進。

康熙老了,已經無法耐住暑熱。曹颙這兩個月陛進過兩次,雖然這位帝王面容肅穆,雙目依舊犀利,但是仍無法掩蓋其身上的暮年之氣。

塞外這兩個多月,康熙最高興的就是宮人傳出懷孕的消息。在春天時,有位貴人生了個皇子,落地沒多久便夭折了。康熙雖然不缺阿哥公主,但是身為一個男人,一個上了歲數的男人,能夠讓女人懷孕也算是證實了“寶刀未老”。

十六阿哥的側福晉李氏六月十九誕下一子,母子平安。消息傳到熱河,十六阿哥喜不盛收,給康熙報喜的同時,討下恩典來,回京看兒子去。

這是康熙今年添的第三個孫子,頭一個是三阿哥五月初添了第十子,而後十三阿哥五月末添了嫡次子,現下是十六阿哥添了庶長子。

在側福晉李氏沒生之前,初瑜便在家書中問過曹颙如何隨禮。因有十三阿哥府的禮比照,這邊不好過重,也不好太輕。雖說庶長子比不得嫡子尊貴,但是因十六阿哥長子夭折,這個孩子算是長子了,禮也不好太輕。

曹颙只叫初瑜按照差不多的準備,別叫人比出誰高誰低來。初瑜家書上還講述了府中眾人近況,都是平安勿念。

田氏與沂州那邊的仆人是五月下旬抵達京城的,莊先生並沒有同行。他曉得曹颙北上的消息,便帶著兩個妾室與妞妞回南邊探望兄長去了。已經給曹颙來信,道是過了中秋再北上。

曹頌也寫了家書,有點男人的模樣,在幾個弟弟妹妹的近況說了,還側重講了曹頤回府之事。

或許心結難解,她先後兩次回曹府,始終未曾開口喚“母親”,但是待兆佳氏禮數周全,待弟弟妹妹亦很是親近。在父親周年忌日,她亦是跟著姐姐與兄弟們,一起在靈前叩拜。

曹颙嘆了口氣,這個只能等曹頤自己解開了。不管她願不願意接受兆佳氏,曹颙這邊都能理解。雖然現下世風講究個“孝”字,在世人眼中,不管兆佳氏如何,只要擔了個嫡母的名分,曹頤就算身為出嫁女,也只有恭順的。

……

京城,金魚胡同,十三阿哥府。

自打入夏以後,後花園這邊邊劈了一塊空地,一丈半見方,上面堆砌了細細的白沙。每天黃昏時,暑熱將消未消時,十三阿哥都打發人將這邊園子裏的人給清了,禁止出入。而後,十三阿哥便到這邊來,將雙腿埋到沙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