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侄子(第3/3頁)

不管心中多不是滋味,李鼎也無法否認,江南曹、李、孫三家卻是以曹家為首。曹家的這位當家人,素日行事也似頗有照顧李、孫兩家之意。

若是真心實意,那直言開口,尋問這珍珠方子呢?畢竟李家有虧空之事,曹寅亦是曉得的。要是不藏私的話,這方子既早已不是獨家,那告之李家應該也不算為難吧?

雖然白家那邊的方子已經如在囊中,但是李鼎心下仍不住想要試探試探這位姑丈。實見不慣他這偽君子的模樣,真想知道他用什麽理由推諉?

坐在椅子上,想到這裏,他微微地眯了眯眼,想著“無意”的措辭。尚未開口問,便聽曹寅問道:“先前聽你哥哥說,年後你便要進京當差,你父親是怎安排的?你將來要從文還是從武,前程方面可是有計較了?”

一句話,卻是讓李鼎立時歇了戲弄曹寅的心思。是啊,他明年就要上京,雖說李家也有族人親戚在京城,但是最顯赫的還是曹家這門親戚。

伯爵府呢!李鼎壓著怒火想著,他父親不過是三等子,比曹家的爵位低了好幾級。再想想平郡王府與淳郡王府,曹颙還是皇子伴讀。

哼,有何了不起,他李鼎還是正經的皇子表兄!

心中不耐煩的不行,但是面上李鼎卻甚是恭謹,回道:“姑丈,父親上了折子給萬歲爺。至於所謂前程,侄兒哪裏有什麽打算?父親的意思,全看萬歲爺的恩典!無論如何安排,侄兒這邊唯有盡心辦差事罷了!”

曹寅面上露出些欣慰之色,對李鼎道:“能這樣想,實是大善!咱們這樣的人家,能夠受萬歲爺如此厚待,聖恩浩蕩!到了京城,不比南邊,不是我們能大聲說話的地方!當初你表弟年輕不懂事,到京城也惹出不少是非來。雖說後來無大礙,到底得罪了不少人家,說起來卻是不妥當!不過你向來懂事,這些事是不需人操心的!只要想著萬歲爺的恩典,想著家族榮辱,自然便知曉萬事警醒,半步不能錯的!”

曹寅說這些,本是好意,只是怕這個內侄像他父親那般熱心權利,到京城再沒輕沒重地摻和進不該摻和之事,弄出什麽禍事來。

聽到李鼎耳中,卻是另一種炫耀。曹颙與鑲黃旗郭絡羅家子弟之間的恩恩怨怨,李家也是曉得的,當初原以為曹颙就算不吃大虧,終要受到些教訓的。畢竟郭絡羅家有宮裏的宜妃娘娘,是數得上的外戚人家,誰會想到最後竟是不了了之。

對於曹寅後面講的那些“半步不能錯”的話,李鼎簡直要冷笑。什麽叫“半步不能錯”,還不是要求他聽曹家的指令,別另攀高枝。

不過,他哪裏是心思會擺在臉上的人?自然是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謝過姑丈的提點。

曹寅交代了兩句,便對他說:“你姑母也甚是惦記你,方才我使人去同你姑母說了!她那邊也盼著你呢,你過去請安吧!”說著,打發個小廝帶李鼎往二門去。

說起來,李鼎出生時,李氏已出閣,實在對這個堂姑母沒什麽感情。但是曉得她是連接曹李兩家的至關緊要的人物,又是平郡王福晉與曹颙的生母,李鼎聽曹寅這樣說起,臉上也多了幾分喜色。

過了二門,已經有李氏院子裏的丫鬟在這邊等著,聽著那小廝言道,這就是蘇州來的表少爺,自是少不得俯首見禮,而後領路往開陽院去。

李鼎前些年也來過曹家兩遭,給李氏請過安的,現下看著丫鬟面生,想來是這兩年新換的。心中不自覺的,就將這邊織造府與蘇州那邊有了比較。說起來,他們家也是接過駕的,只是不如曹家次數多,時日長罷了。

進了開陽院,走到正房廊下,未及進門,就聽到屋子裏傳來李氏的笑聲,還有少年的說話聲。

李鼎腳步一頓,略帶疑惑地瞧了那丫鬟一眼。那丫鬟笑著說:“是我們西府五爺來了,陪著太太說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