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名士(第2/3頁)

如今,已經初九,這還剩下十來日,路上還需要耽擱幾日,到時需要提前拜見巡撫或許其他同僚的應酬,過幾日就要就要動身。

這邊園子雖大,但是屋舍並不多,只是三進,除了中路主院外,左右各有兩個小院子,實安置不下太多人。

若是自己不在,初瑜在道台府那邊,還有憐秋、惜秋、韓師母、路師母她們,彼此串串門,說說話,也不至於太悶。

曹颙就思量著,等自己打濟南府回來再帶初瑜來這邊避暑。而現下,卻要先安置好這姊妹兩個。

兩姊妹進來,在幾步遠外站下,給曹颙請安見禮。

曹颙並沒有居於上位,而是在一側的椅子上坐了,指了指對面的座位,叫她們兩個坐下。

粉蝶與翠蝶稍作遲疑,微微俯身謝過,而後方挨著椅子邊坐下。

……

道台府,客廳。

莊先生滿臉歡喜,開口道:“四月間聽京城消息,知道伍喬中試,還想著要去信致賀,只是正趕上這邊地方有些雜務,竟耽擱了!還以為要回京方能再見,沒想到此時此地能夠聚首,實在是‘不亦悅乎’!”

坐在他對面,穿著青色綢衣,臉上帶著笑意的,正是莊先生的忘年之交程夢星。

雖然在江南小有才名,但程夢星是實未將科舉功名放在心上,到京城應試,不過是因發妻亡故後,怕觸景傷情;兼著母親與族裏長輩逼親逼得緊,所以打著科舉的幌子,滯留京城。這次卻無意中試,又被揀拔庶吉士,留在翰林院學習,這個卻是正合了他的心意。

揀拔庶吉士的聖旨是四月十九下的,按照規矩,在次月初開始,這些新進士有四個月的假期。多數人都借此時機返鄉,——若是定親的,也這個時候成親,而後再帶著家眷一同回京。

程夢星知道這次怕是再難推諉,原本還打著“讀書”的名號,要中了進士再娶親,所以入考場,也沒怎麽用心,不承想卻是中了二甲。

在京城不情不願地拖了一個月,揚州這邊已經派人來了好幾茬人,最後老太太算是下了最後通牒,給兒子去了親筆信,告訴他,再不回來,這邊就直接定下媳婦。

程夢星沒法子,只好啟程還鄉,途徑郯城縣時,想起莊先生正在曹颙任上,衙門駐地就是與郯城縣相鄰的沂州,便又轉道北上,前來探望這位忘年之交。

“說來還是我的不是,先生納新添女之喜俱都沒有趕上,兩次賀禮,卻是不能再拖了!”程夢星說完,喚隨行的小廝奉上禮物。

三只檀木匣子,兩只稍大,一只稍小。雖不知裏面裝的是什麽,但是莊先生知道程夢星不是拘禮之人,便也不來婉拒再受那套,笑著代妾室女兒謝過。

兩人閑話完家常,說起京城時事。像什麽“托合齊聚飲案”這種權貴傾軋之事,程夢星這種隨性文人哪裏會關注,最為關注的還是戴名世的“南山集案”。

其中涉及的,多是江南士林魁首,有不少與之還有私交。雖然康熙對受到牽連的方氏族人有所寬恕,但是對“戴名世”這個禍首的處置卻絲毫沒有轉輕的意思。

或許到今秋秋決之時,戴名世這位當世大儒就要身首異處。

莊先生與程夢星都是文人,對戴名世亦是由衷仰慕,想到他名滿天下二十年,竟落得這個下場,不禁又是一陣唏噓。

一時沒了興致,連提到明年恩科,也不過是隨意道了兩句。待到兩人不約而同地嘆了口氣,方彼此對視一眼,笑著從士林的話題轉開。就算再有感慨又如何,不過是平添膩味罷了,難道還要終日埋怨不已,方算是不妄為漢人嗎?

待說起莊先生的老來女,程夢星不由心頭一動,說:“先生,要不咱們結個親家?先生亦知,星亡妻所留一雙子女,小女年長,小兒今年五歲,雖然比令嬡大些,卻也算是般配!”

程夢星名士風流,又是自己的至交好友,莊先生不禁心動,但是想起程家豪門大戶,便多了猶疑,笑著說:“伍喬,枉你素日自詡雅士,笑他人古板,這兩個孩子,才多丁點大,誰知以後性情如何。若是咱們做長輩,一時興起,定了他們的終身,這太多兒戲!”

程夢星拍了拍自己的額頭,笑著說:“先生莫怪,先生莫怪,看星不是糊塗?自己是因何躲到京城去的,竟似忘了,不知不覺有了腐儒的習氣!這說起,婚姻大事,旗人倒是比咱們更通透些!”

程夢星不是愚鈍之人,自然明白莊先生是有了顧慮,那樣只是婉拒,但是卻也盡是體諒其慈父之心。

不知為何,原還不覺得,但自打進了沂州,程夢星就想起那位與自己論蘭的女子。進了道台衙門這一會兒,也是想起兩三遭來,因此開口問道:“先生,當初貴府內管事紫晶姑娘,可是隨曹大人夫婦出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