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民亂(第2/3頁)

曹颙面色蒼白,跌坐在椅子上,目光有些迷離,不知是問自己,還是問莊先生:“照這般說,既然我沒做錯,為何卻這般心虛,這般愧疚?”

莊先生心中嘆息不已,隱隱生出幾許自責,若是自己沒有推波助瀾,事情可會如此?想到這些,他問道:“孚若可是後悔了?”

曹颙的情緒漸漸平靜,目光也愈發堅定起來:“後悔?不悔!若是只為了心裏舒坦,冷眼看著,將自己摘幹凈,那我寧願選擇心虛愧疚!”

話雖說得堂皇,但是內心的不安與煎熬卻只有曹颙自己曉得。或許如莊先生所說,就是沒有他的“七日之謀”,燒鍋之亂拖個半月一月的也會爆發,但是他卻不能坦然地認為新泰縣令蘇青海之死與五十余百姓的傷亡都與自己無幹系。

愧疚也好,不安也罷,曹颙眼下都沒有時間顧及。為了防止民亂波及東兗道,不僅要下令各地州縣嚴加警戒外,還要通知安東衛那邊,加派官兵去蒙陰縣駐紮。除了防止山匪外,也準備應對泰州府的求援。

忙完這些,曹颙與莊先生推測了下濟南府的反應,如今已是民亂第四日,再有兩日消息便應該能夠傳到京城。

“盛世添丁、永不加賦”的恩諭明發天下,至今不過月余,緊鄰直隸的山東就發生這樣的亂子,上至康熙天子,下至朝臣百官,會是如何應對?

……

京城,永定門外。

穿著囚衣的完顏永慶看了看面前的弟弟,略帶慚色道:“二弟,大哥不孝,阿瑪與額娘那裏,就要全托付與你了!”

永勝看著短短半月就滄桑的不成樣子的兄長,聽著他手腕上鐵鏈的“嘩啦”聲,心中甚是酸楚,面上卻帶了幾分笑意:“大哥真是,這些還用你交代,就是大嫂與英兒那邊,也無需惦記,如今額娘待大嫂甚是親近!”

永慶見弟弟臉上不見任何責備與鄙視,平靜得如同送自己外任一般,使勁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心裏雖然千言萬語,話到嘴邊,卻是一句話也說不出,只是不由地紅了眼圈。

永勝也忍不住回了哥哥兩下,打趣道:“大哥這是怎地?娘們似的,不過是去盛京待上一年,何至於此?若是實在想嫂子了,就打發人回來送信,看能不能在天氣好的時候,送嫂子過去與你團聚!”說到這裏,忍不住低聲道:“若只是想女人了,大不了明年回來,帶個小嫂子就是!都說盛京的姑娘騎射甚好,身子結實得很!”

一句打趣話,驅散了永慶心中的陰霾,他忍不住大笑出聲。看著弟弟略帶得意的模樣,永慶想起兄弟兩個小時相處的情形。兩人都是爭強好勝的性子,一個祖母寵溺,一個額娘慣著,彼此相處時便都搶尖……

少年的叛逆與怨恨,仿佛是上輩子之事,永慶現下想起,只覺得荒唐可笑。

永勝見兄長眉頭松開,不再像先前那樣神情陰郁,慢慢收了臉上的笑,鄭重說道:“大哥,別怪阿瑪,阿瑪上了年歲,老人家難免有膽小糊塗之時!這半月,他一直病著,精神也不大好,雖然口上說不要大哥這個兒子,卻總是有意無意地打探大哥的情形!”

永慶大力搖搖頭:“怎會?只因大哥一時魯莽,累及阿瑪、額娘跟著擔心,哪裏還有臉去心生怨尤?小曹信中罵得對,大哥妄為人子、人兄、人夫、人父!就是對寧春,也是憑著一時血熱,成全自己的義氣,卻不管是否能真正為其洗刷冤屈!”

曹颙這番話,說得刻薄,但確是在理。永勝大部分是贊同的,但是大哥向來是他心中最崇拜敬重之人,是最英勇義氣的,怎能任由他人斥責?因此,不由有些惱,抱怨道:“他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同樣的至交,寧哥待他比大哥還親厚三分,他又是如何回報?大哥為了朋友,這般辛苦勞神,還要受他奚落不成?”

永慶聽出弟弟話中的回護之意,心下感動,卻不願意他因此對曹颙有所芥蒂,笑著說:“小曹是外官,不得隨意離開任所,更不要說隨意進京了!你哥我是榆木腦袋,若是沒有小曹的臭罵,額娘與永佳的……怕一時還轉不過彎來,繼續跟著都察院較勁呢!他年紀雖小,卻不是沒擔當之人,就算沒回到京城,沒像大哥這般窮折騰,沒承諾報仇鳴冤之事,但仍會將寧春的事放在心上!這一點,大哥從不懷疑!”

這番話,擲地有聲,聽得永勝不禁心生向往。大哥對寧春的義氣,大哥對曹颙的信任,曹家之人奉了曹颙之命,在京城為永慶的斡旋。

永勝又是羨慕,又是嫉妒,最後還是忍不住實話實說道:“大哥,這次你提前出來,流放盛京,都是靠了平王府與淳王府之力!”

永慶聽了,面色漸漸凝重,問道:“永佳在簡王府處境可是不好?十四爺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