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人心(第2/3頁)

李氏想要與母親道明原委,挽留母親;又怕這樣拆穿堂兄的謊話,引得老太太惱,使得曹李兩家本就已經生疏了的關系越發緊張。若是不挽留母親,按照母親之前所說的,想要再接她過來卻是千難萬難。

初瑜坐在婆婆下首,看著高太君懷裏抱著的奶娃娃,眼中一片艷羨。雖然李氏對她很是親切,並沒有追問過她懷孕之事,但是她仍是難免生出愧疚之心。

曹家長房只有曹颙一個,曹寅又已年邁,這繁衍子嗣、開枝散葉之事便落到曹颙身上。初瑜不由得有些黯然,這再過十來天便過年了,自己就十七了。

高太君摸了摸五兒的頭發,對李氏道:“你與曹女婿輪不到我這老婆子多嘴,就是外孫與孫媳婦……”說到這裏,看了初瑜一眼,道:“老婆子瞧著也是好的,只有這一個,生下來就是沒娘的孩子,委實叫人心疼!”

李氏聽了,隱隱又生出些希望來:“母親說的可不是,五兒實在可憐,盡指著母親多疼惜疼惜呢!”

高太君搖搖頭:“老婆子畢竟是李家人,沒有一直住在曹家的道理。這一年多來,能夠與你團聚團聚,我這老婆子也沒啥好求的了!你大娘上了歲數,八十多的人,誰還知道能夠再有多少日子?你也知道,咱們娘倆能有今天,都靠你大娘的照看。雖說名分上是妯娌,但是老婆子一直將她當成親長敬著。這人上了歲數,性子就獨,除了我,你大娘與你嫂子、侄媳婦她們也說不上話。就算沒有鼎兒生病這事,我也是要回去的!你若是真心孝敬我,便多勸勸曹女婿與外孫,讓他們與李家好好相處。李家,是你的娘家人呢,就算是不看我的份上,也要念在你的份上啊!”

初瑜在旁垂首聽著,只覺得稀裏糊塗,心下有些奇怪,別說曹颙向來待人和善,就是公公看著也並非是刻薄之人,怎麽聽高太君的話,像是這父子兩人與李家不合呢?

高太君說完最後一句,才想到還有初瑜在場,說這些卻是不妥當,微微皺眉,掃了初瑜一樣。趕上初瑜也好奇地望過來,兩人正好對上。

雖然初瑜已經改了發式,學著婆婆盤著發髻,並沒有梳兩把頭,但是因身上衣裳要幾日方能趕制好,便仍是穿著件樣式喜慶的旗裝。可是這番妝扮落到高太君眼中,仍是引得她一陣心煩,立時拉下臉來,眼中滿是寒意。

初瑜被高太君看得一哆嗦,眼淚已經出來,卻又不敢吱聲,便低著頭不語。

李氏因高太君提到伯母李煦之母文氏,知道再不能留下母親,還在默默感傷。待醒過神來,才發覺氣氛不對,擡頭望去,高太君神情森嚴,正是要發作初瑜,不由急著喚道:“母親……”語調裏盡是祈求。

不管怎麽說,她只有一個兒子,又只有這一個媳婦。這幾日接觸下來,瞧著也是個乖巧懂事的,實不忍心媳婦平白無故再受什麽委屈。

高太君被李氏喚過,方靜了靜心神,轉過頭去,看著供著那觀音像,數起手上的念珠來。

……

西府,兆佳氏房裏。

因要為高太君踐行,兆佳氏同孩子們也要過去的。就是曹荃,也早早地打衙門回來,過去陪著李煦說話。

兆佳氏知道高太君有些古怪,看不慣婦人旗裝妝扮,但是也並沒有放在心上。她身量高挑,若是真換上漢家妝扮,那才是不倫不類。幸好老太太還是知禮之人,親戚之間,說話還算客套。

正好奶子抱了姐兒過來,這是兆佳氏去年中秋前生下女兒,在叔伯姐妹中排行第四,大名叫曹預,如今一歲半,正是學說話的年紀,看到母親,伸手要抱。

兆佳氏怕弄皺了新換上的衣裳,並沒有接過來,而是拉過女兒小手,親了兩下:“預兒乖,跟著嬤嬤好好在家待著,晚上給你帶個妹妹回來,陪著你玩兒!”

路眉留下的這個女兒,始終是兆佳氏的心病。這一年多他們夫妻之間這些變故,她以為根源都在五兒身上。曹荃私自做主,將五兒抱去給高太君撫養,這讓兆佳氏心裏很惱。她覺得這實在是丟臉丟大發了,怕是那些親戚背後都要講究自己。

有好幾次,她都忍不住想要同李氏抱怨抱怨,但是又放不下身份,更怕因此讓嫂子瞧不起自己,便只有苦水往肚子裏倒了。

如今,聽說高太君要回李家,最高興的莫過於兆佳氏了。她是嫡母,想要撫養庶女,誰還能挑出不是不成?

下午飯擺在開陽院,用屏風隔著,女眷與孩子們陪老太君在屏風裏;曹寅兄弟並曹颙、曹頌、曹碩陪著李煦坐在外間。因沒有外客,大家都比較隨意,親戚之間說說笑笑,看著很是熱絡。

在酒桌上,李煦還悄悄注意了下曹颙的神色,早間說那些略帶嘲諷的話,也是他有意為之,想要看看曹颙心胸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