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背信(第3/3頁)

李煦苦笑著,點點頭:“如今,我是想明白了,過兩年也送老二進京!李家本是卑微包衣,能夠有今日地位,一切都是主子恩典。往後是富貴榮華也好,還是粗茶淡飯也罷,都看上面的恩賜,不敢再生貪念!這噶禮昏了頭了,除了不停地上折子彈劾張伯行之外,又上折子彈劾了按察使焦映漢。雖然焦映漢被革職提問,但想必這噶禮也要挪地方了!”說到這裏,還是滿心地不解:“我就奇怪,這噶禮怎地就與張伯行對上了?這張伯行是萬歲爺親自點撥出來的撫員,就算噶禮再彈劾詆毀,難道還能抹殺其歷年的政績不成?莫非,這就是賊喊捉賊!噶禮自己手上不幹凈,看著別人也當是賊了,卻忘了自古以來都是‘邪不勝正’的!”

曹寅聽了愕然,去年李煦來江寧提到張伯行時,還是搖頭道是“書生酸腐、不知變通”,如今卻是心悅誠服的模樣。

曹寅雖然出仕幾十年,但行事更像讀書人,對於李煦提出退親這等失信之舉還是很難諒解。但是不得不承認,李煦的顧忌也是大有道理的。他想著有沒有更好的法子解決問題,雖然對噶禮頗為憎惡,但是他並不贊同遷怒其家人的做法,一旦遭遇退婚,這董鄂小姐再嫁不嫁得出去都要兩說,最少是不會有什麽好人家上門求親了。

李煦與曹寅自幼相交,自是知道他的脾氣秉性,害怕他再勸,當即岔開話道:“聽說颙兒外放了道台,雖然不如京中體面,但是小小年紀,就已經是身居四品,這前途不可限量啊!”一邊贊著,一邊不免開懷地笑了兩聲:“如今,咱們都老了,也沒什麽提挈他的!這也沒什麽,畢竟有他姐夫與嶽父在,只要中規中距的,熬上幾任,升到督撫任上也不是難事!咱們這三家,往後還要靠颙兒來支撐!”

曹寅聽李煦這般誇獎自己的兒子,忙謙遜道:“哎,大哥,切莫捧煞他!若是颙兒真是有出息的,萬歲爺也不能打發他出京來!他到底年齡還小,妹夫一直忙著差事,老太太生前又向來是溺愛的,疏於教導,別說比不上大哥家的我那兩個侄兒,就是孫家那邊的孩子,也是個頂個有出息的!”

說話間,就有小廝來報,道是大爺與大奶奶回來了。曹寅笑笑,請李煦往客廳這邊來。

因方才李煦到時,曹颙與初瑜不在府裏,沒有請安問禮,所以曹寅特地叫人交代門上,若是見他們回來,便來通報一聲。

曹颙與初瑜也聽說舅父到來之事,彼此看看對方衣裳,還算是大方整齊,不會怠慢貴客,便在偏廳等著父親傳喚。

等曹寅打發人來請,曹颙與初瑜便到客廳,給舅舅李煦請安行禮。

不過一年多時間,曹颙行事看著越發成熟大氣,說話之間滴水不漏。這金貴的皇孫郡主,也沒有想像中的嬌蠻任性。李煦免不了是贊了又贊,心中說不出是羨慕,還是嫉妒。

……

內宅,高太君房裏。

高太君抱著五兒親了又親,滿是不舍,嘴裏叨咕著:“五兒,別怪祖母心狠,祖母也是舍不得好五兒呢!誰讓你表哥病了呢,這連親事都要耽擱了,祖母哪裏還放得下心來!”

原來,李煦到曹府,先過來給嬸母高太君請安,說了因次子李鼎病重延緩婚期之事。其實,他在總督府那邊說的是因兒子病重,怕耽擱董鄂小姐,因此退婚的。只是,想著老人家的想法都比較刻板,怕引起高太君的不滿與嘮叨,所以就換了說辭。

高太君原本還想著要勸他與曹家好好相處,眼下聽說侄孫子病了,也顧不上那麽許多,已經叫人準備行李。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落地那天就抱到她屋裏來養的五兒。但五兒雖然沒有生母,畢竟有父親嫡母在,也沒有抱去李家養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