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上元(第3/3頁)

路道台因得罪了曹家,自然心裏惶恐,向噶禮去討主意。

噶禮因五月間折損了那些人手,也是恨曹家恨得牙癢癢,可是再恨又能夠如何?他不過是因帝寵,十來年間順風順水,巡撫、總督地做下來混出點權勢,而曹家,卻是承康熙倚重五十來年。

初到江南時,他不是沒打過曹家的主意,也上了折子彈劾曹李兩家侵占國帑,私下結交皇子阿哥之事。

康熙壓下了明折,回給噶禮的批示,只說盡知,而是還說了等曹寅上京再問他此事。

結果呢,曹寅尚未到京,提升爵位的聖旨已經明發到江南。在曹寅進京溜達一圈後,好嘛,成了皇子的親家。長女為鐵帽子王福晉,長子為皇孫女婿,江南誰能撼動曹家?

幸好接下來,曹寅病得要死,噶禮才算松了口氣:曹家已經擡旗,曹颙自不會繼任其父的官職;待曹寅去後,曹家只剩下曹颙年少,曹荃平庸,哪個又能夠挑大梁?就是因存了輕視之心,他方會允許兒子幹都算計來江南的珠商,未嘗沒抱著一石二鳥的用意,卻是慘敗。

望鳳莊事發後,噶禮與幹都父子兩個對曹颙的毒辣很是心驚,開始私下查探曹家這位大公子的為人處事、脾氣秉性,然而卻是越查越迷糊。除了康熙四十年夏,傳聞他被拐過兩月外,進京前他一直生活在江寧,卻是很少出現在世人前。進京後,先與郭絡羅家的子弟發生糾紛,隨後在塞外與鑲黃旗子弟鬥毆,結果卻是步步高升,先是禦前侍衛,成了皇子伴讀,這其中皇帝的偏袒可不是一星半點。

曹家,背後站著的是皇帝,噶禮很是無奈地認清了這點。再加上如今巡撫張伯行與提督交好,隱隱有架空他這個總督的趨勢,他有些焦頭爛額,也就顧不到曹家這邊。

總督都忌憚曹家,路道台怎麽會有膽子挑釁?他已經是萬分後悔,為什麽因著一時貪心,任著上面打曹家的主意。不管他到底如何感慨,卻是從此避開不提路眉此人,如同根本就沒有過這門親事般。

就這樣,路眉徹底斷了外頭的音訊。她被軟禁在花園旁的院子裏,被兩個健仆守著,這樣過了半年。

路眉心裏有鬼,當然明白是東窗事發,卻是倚仗著自己肚子裏有了曹家的骨肉,曹荃又是個愛色的,想著要哀求於他。曹荃卻是不知該如何面對她,除了最初的探問外,再也不願踏進這邊院子半步。

路眉絕食,想要用肚子裏的孩子轄制曹荃,卻只換得一碗藥。曹荃叫婆子傳話於她,若是不想要這個孩子,就喝藥吧,省的孩子到人間受苦。

路眉是說不出的悔,卻也無人會聽了,她知道曹荃至今沒有處理他,怕也是看在她的肚子,到底是他的親生骨血。她漸漸瘦下去,整日裏動也不動,想不出有什麽能夠絕處逢生的法子。直到中秋後,聽那兩個看守她的健婦提到,東府的高太君過來瞧太太,還給繈褓中的四姑娘好些見面禮。

“高太君”、“李氏”,想到她們兩位,路眉終於有了些指望。她也不過是可憐女子,生在青樓,不知父姓,自幼被當成搖錢樹培養的,又哪裏做了萬惡不赦的壞事?

接下來的幾個月,她一直找機會逃走,並且相信只要到了東府,自然會求得庇護,但是卻始終未能如願。隨著肚子越來越大,她就越來越焦慮,越來越惶恐。

府裏,難受的並不是只有路眉,兆佳氏卻也不好過。生了個女兒不說,與夫君的關系也不協,二房又被當成寶貝似的遷到後院去。雖然府裏沒有人敢當面嚼舌頭,但是私下裏說七說八的卻是免不了的。

兆佳氏咽不下這口氣,想要去找路眉的麻煩,卻是連院子門也進不去。那兩個嬤嬤雖是曹家的下人,但卻是曹荃自織造府那邊叫來的,並不買這位“二太太”的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