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欺君(第2/3頁)

早在曹颙出世前,莊常就是曹家的幕僚了,因為曹颙也相信他不會有惡意,當即開口問道:“先生客氣了,先生既然這般安排,定然自有深意,只是小子愚鈍,不能解其中之惑,還望先生直告之!”

莊常摸了摸胡子,一副孺子可教的神態,先把一個冊子推倒曹颙眼前。

曹颙接過,打開看了,裏面記著南北諸省的一些采珠大戶的資料,後邊還有標注,有的注明“請帖已送達”,有的注明“途中”。看來是年前與父親提到的那個養珠秘法的轉讓已經在進行中。

莊常在旁解釋道:“如今大人身體不適,托給老夫,卻有些不妥當,這個畢竟是曹家的私產,還是應該曹家人出面才好。這是老朽設計讓公子回來的原因之一。”

有其一那必定有其二了,曹颙放下冊子,等莊常的下文。

莊常卻沉思許久,方問道:“聽大人說,公子對大人在江南的差事心裏有數?”

曹颙點了點頭,想起年前與父親同去見駕時提過的曹家從江南官場抽身之事。

“那老朽也就不瞞公子了,大人身為江南通政司的主官,老朽為大人的副手,已經多年矣!這次京城歸來,因被公子所勸,大人似乎萌生退意,卻因念及萬歲爺對曹家的恩情,遲遲拿不定主意。如今曹家已經擡了滿旗,這織造的職務按理來說,應是自大人止,不會輪到公子頭上。不過,通政司這邊,卻不知萬歲爺到底是什麽安排。而今,大人已經五十三,老朽也是六十的人,萬歲爺卻始終沒有安排能夠接班當值的人到江南來。”莊常頓了一下,瞧了曹颙一眼,道:“老朽只是擔心,萬歲爺的恩典過了頭,會讓公子來接大人的班!若是那樣,曹家再想要從江南脫身,恐怕就萬萬不能了!”

莊常說到這裏,唏噓不已:“我與大人同僚近二十載,知道他雖然很少提到公子,但心中卻是甚為惦記你的。若是萬歲爺真存了心思,等大人西去後,安排公子回江南,那就是將曹家將烈火上烤啊!我們都老了,萬歲爺又能夠護住曹家幾年?”

雖然身為屬官,在曹寅病重之時自作主張安排這些個有些僭越,但曹颙心中只有感激。——冒著欺君的危險,這樣費心籌謀,不還是為了曹家嗎!這種古代士大夫之間的拳拳相交,讓曹颙既感動、又心折。

曹颙當即從座位上站起,恭恭敬敬地施了個禮:“多謝先生費心,小子感激不盡!”

莊常嘴上稱曹颙為“公子”,實際上早當他是子侄般,又為他費心籌劃許久,這個禮倒是受得心安理得,伸手虛扶起:“公子不必客氣!”

等曹颙又回到座位上,莊常才又到:“而今借了大人病重的由子,請了公子回來,也是想探探萬歲爺的心思。若是萬歲爺真有心讓公子來接大人的差事,怕是不久後便會有旨意下來,安排公子跟著學差事。那樣的話,公子心裏有數,也好想應對的法子。大不了挑無關緊要的差事,錯上那麽一兩件,讓萬歲爺熄了這個心思。若是萬歲爺沒有旨意下來,這邊大人就該主動推薦一兩個人來接我們兩個的職務,也好讓曹家有個抽身的緩沖時機!”

曹颙聽了這番話,果然想得妥當,不過想到其中不解之處,問道:“先生,若是父親因年老交了通政司的差事,那萬歲會如何安置父親,總不會就此致仕吧!”

怪不得曹颙發問,因為這時候官員雖有致仕這麽一說,但是都要熬到七老八十,實在老邁得不行,才回上折子“祈骸骨”,告老還鄉。若是遇到是皇帝器中的臣子,那告老的折子就更是駁了又駁的。例如,兆佳氏的伯父尚書馬爾漢,就是七十六歲才致仕。憑借曹家與康熙的關系,又有曹家傾家蕩產還虧空這個情分,康熙怕是絕對不會許曹寅五十三就致仕。

莊常無奈地點了點頭:“公子說得正是,老朽也再三思量了。就算大人卸下通政司的職務,怕織造府這邊的還是卸不下!這江寧織造的府邸先前老大人在江南營建的,太夫人、夫人又一直在這邊生活。萬歲最是體恤臣子,怎麽會讓大人去外地養老?怕是恩典之下,大人要在這邊任上終老。”

見曹颙皺眉,莊常勸慰道:“這邊織造衙門都有一定章程,不必大人太過勞神,公子倒無需為此擔憂!”

曹颙想到京城之中看似平靜,但是太子儲位不穩,其他皇子私下裏未必都是安份的。早先太子一廢前,太子與大阿哥、三阿哥就都到江南打過秋風,噶禮彈劾曹家時,就有私下送銀錢給阿哥這條。幸好,曹寅早在折子上提過這些,康熙對那幾個兒子心中有數,不會猜疑什麽。

若是曹家仍在織造位上,怕是還有這樣的事。到時候未來的雍正皇帝,眼睛裏可會容得這些?想到這些,曹颙暗暗下了主意,若是再遇到阿哥勒索銀錢的事,要先給四阿哥悄悄送份大頭,不能讓他因此心中生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