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返鄉(第2/3頁)

經過數日的匆忙趕路,二月二十二,曹颙終於回到了江寧。

因為是午後,路上行人很多,不宜策馬狂奔,曹颙只好按捺下急切之心,驅馬往織造府趕。隨著距離織造府越來越近,他的心就懸得厲害,生怕看到一片白色。沒有曹寅支撐的曹家,還能夠算是曹家嗎?母親李氏還不到四十歲,若是沒有了丈夫……

萬幸,織造府前不似與過去有什麽不同,也沒有掛白燈籠,匾額上也沒有白布。

側門這邊,剛好停著一輛馬車,老管家曹福帶著兩個小廝站在門口,與一位老者道別。

看到曹颙等人策馬過來,曹福恍惚不已,還以為看錯了,用袖子使勁揉了揉眼睛,才知道自己沒有眼花:“哎呀,是大爺!大爺回來了!”

曹福已經六十多歲,說不清是歡喜——,還是難過——,鼻涕眼淚地流了一臉,顫悠悠地要給曹颙請安。

曹颙翻身下馬,上前扶住,迫不及待地問道:“福伯,老爺身子可還好?”

曹福一邊用袖子擦著鼻涕眼淚,一邊回道:“大爺,你不知道,這半個月來,老爺著實兇險,眼下卻是無礙了!”

聽說眼前無大礙,曹颙微微放下心來,因著急去看父母,沒有時間細問,快步進府去了。後面,自然有小滿給爺爺請安,魏家兄弟向老爺子問好。

織造府,開陽院。

曹寅軟軟地半倚在床頭,李氏坐在床前,手裏端著碗藥,一調羹一調羹地喂他。

望著妻子鬢角的白發,曹寅很是內疚,想要勸慰兩句,又不知從何說起,好一會兒才道:“苦了你了!我沒事!”

看著丈夫青灰的臉,聽著丈夫幹啞的聲音,哪裏像是個沒事的?只是如今這個情景,為了丈夫安心,李氏也沒露出悲戚的樣子,強擠出幾分笑:“嗯,老爺福大命大,自然是無事的!”

曹寅實在沒有力氣,因剛剛見大夫才坐起身來,與妻子說了兩句話,精神就用得差不多。

李氏看丈夫身子這般虛弱,心酸不已,忙喚了兩個丫鬟,扶他躺下。正這時,就聽院子裏傳來急促地腳步聲。李氏微微皺眉,因丈夫需要靜養,她早就發話院子裏的人要靜音。不過,下一刻,她卻是有些驚呆了,因為聽到兒子的聲音。

“母親,父親可好?”隨著說話聲,風塵仆仆的曹颙大踏步進了屋子。

李氏回過頭,眼睛直直地看著曹颙。直到曹颙走到她跟前,她才反應過來怎麽回事,一把抓住兒子的胳膊,不敢置信地喃喃道:“颙兒?颙兒?”

兩個在屋裏侍候的丫鬟矮了矮身子,向曹颙請安問禮。

曹颙擺了擺手,叫她們起身,而後回握住母親的手,大力點了點頭:“嗯,母親,兒子回來了!”說話間,眼睛往床上望去,剛好與曹寅望個正著。

曹寅原本毫無生氣的眼睛,似乎也多了幾分歡喜,掙紮著要坐起來。

不過才三個月未見,曹寅越發顯得老態。頭頂的頭發稀疏得要露出頭皮來,眼睛深深地窪陷進去,瘦得駭人。

盡管一再克制,但曹颙的眼圈仍是紅了,放下母親的手,快步往床前兩步:“父親,兒子回來了!”

上輩的父母身體都還好,曹颙自是從未有過“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感覺。而這輩子因隱隱約約地知道些歷史走向,一直在為曹寅的身體憂心。原本,他們父子之情並不深厚,他擔心曹寅的健康,大半也是因為想要避免家族走向衰敗,而事到如今,親眼目睹曹寅的病態後,曹颙才是從裏到外的感覺到悲傷。

曹寅在妻子的攙扶下坐起,眼中的歡喜尚未褪去,卻又擺出嚴父的嘴臉:“胡鬧,誰讓你回來了?不好好在京裏當差,怎麽如此妄為?”因話說得急了,最後忍不住弓起身子咳了起來。

看著這個倔強的老頭,曹颙只是俯下身,輕輕拍了拍他的後背,試圖讓他呼吸順暢些舒服些。

“是莊常派人送消息到京裏了?”曹寅的神情柔和下來,開口問道。

曹颙拿過靠枕,墊在父親身後,隨後才回答:“是萬歲口諭,說是父親病了,命兒子回江寧侍親。”

曹寅有些意外:“萬歲爺口諭?”隨後,有些頓悟,不贊成地搖了搖頭:“天行這家夥,這些小事,還要驚動萬歲爺!”說到最後,聲音已含糊不清。

曹颙見曹寅疲態盡顯,似乎連說話的精神頭都沒有,略帶擔憂地回頭望了望母親。李氏強忍著淚,微微地點了點頭。

曹颙心裏難受,面上卻不顯,笑著對曹寅道:“兒子這一路趕回來,身子也有些乏了。父親先休息會,等兒子下去洗了澡、換了衣裳再來陪父親說話。”

曹寅硬撐了這大半天,也是在是沒力氣了,只是在兒子面前,不願意露出老態,才硬撐著。見他如此說,就點了點頭:“嗯,颙兒你先下去,也好好歇歇,這麽老遠趕回來,怕也是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