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傳旨(第2/2頁)

馬俊聽到門房通報,知道曹颙來了,親自出門相迎。

兩人到了客廳,馬俊明日要早起趕路,行囊物品都準備妥當。

馬家雖不是旗人,但是世代詩書傳家,祖父那輩就入朝為官,到馬俊父親這代,兄弟兩人都是進士出身,其中馬俊的伯父還是探花及第。兄弟兩個,一個為京官,一個為外官,如今一個是二品侍郎,一個是正四品道台,在漢官中也算是顯赫。

馬俊伯父在部裏當差還沒回來,伯母聽說是侄兒的至交好友來了,叫人出來傳話,請客人留下用晚飯。曹颙與馬俊兩個要說話,也就不推辭。雖然在宮裏中午吃了些,但是那些飯菜只是看著體面,實在不合胃口。不過,從這個細節,也能夠看出滿漢規矩的不同。滿人的主婦是不避外客的,漢人之家禮教守得更嚴些。

清朝官場有句俗話:“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惡貫滿盈,附郭京城。”其中“知縣附郭”,指知縣與知府同城;“附郭省城”就是知縣、知府與巡撫同在一城;“附郭京城”就是京縣。

馬俊帶著幾分讀書人的清高,在謀缺時不願動用伯父的關系,結果落得個附郭知縣。不過,瞧他的精神頭兒,實在是很有信心的模樣。他在侍郎府裏好幾年,已經遠非昔日阿蒙,曹颙對他倒是沒有什麽好擔心的。馬家就這一棵獨苗,長輩們當然不可能袖手旁觀。上頭有人好做官,何況上頭的這位又是二品京官。就算是看在馬俊伯父面子上,相信湖南的那些官員絕對不敢刁難他。

用過晚飯,曹颙與馬俊又說了幾句閑話,看看時辰申初二刻(下午三點半),想著馬俊遠行事務繁多,就告辭回府。

剛出馬府沒多久,對面就有人騎馬過來,卻是眼熟的,是趙安,李氏從江寧帶來的下人,惠心的丈夫。

見到曹颙等人,趙安下馬打了個千,說出的話卻讓曹颙嚇了一跳:“大爺,宮裏來人了,大管家派奴才過來請您回去!”

曹颙揚了揚眉:“是十六阿哥來了?”心裏卻琢磨著,皇子不是不能隨意出宮嗎?這小十六找什麽理由出來的?

趙安聽了,連忙搖頭:“不是皇子阿哥,是位年輕的公公,帶著聖旨來的!”

康熙的旨意?曹颙有些意外,沖趙安點了點頭:“知道了,回府吧!”

……

城西,曹府,客廳。

一位二十來歲的內侍笑吟吟地坐著吃茶,大管家曹忠站在旁邊陪著說話。

後堂裏,紫晶與莊席兩個神色都有些凝重。貴賓樓的糾紛,小滿回府對兩人說了。曹家處境尷尬,眼下兩人都懸著心,不知道這所謂聖旨到底是福是禍。雷霆雨露,具是天恩,曹家又哪裏有回旋的余地?

等到曹颙回府,看到那內侍,臉上卻多了幾分笑意,竟是熟人,忙抱著拳道:“魏公公,七、八日沒見您了,瞧著氣色倒好!”

來人是乾清宮的太監魏珠,曹颙幾次見駕,都是他帶著引進的。

魏珠起身笑道:“曹侍衛如今兒在上書房,往後自當常見的,還是讓咱家先結了差事,咱們再閑話!”

大廳上,接旨的香案曹忠早準備好的。

曹颙背靠門站立,魏珠面南背北,舉起手中的聖旨,高聲道:“一等輕車都尉、乾清宮三等侍衛曹颙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