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回鑾(第2/2頁)

或許是有了後娘就有了後爹,小姑娘對王府的親人並沒有什麽留戀之情,而是開口問起姐姐的骸骨要安葬何處。她口中的姐姐自然指文繡,小姑娘從三四歲開始就跟在文繡身邊。對她來說,文繡既是母親,也是姐姐。

曹颙讓同僚用蒙語轉告烏恩,她的姐姐想要回家,他會完成逝者的心願,將其骸骨帶離草原。

烏恩聽了這番話後,哭著跪在曹颙面前,求他帶自己一起離開,她想要看著姐姐下葬,願意為姐姐守陵。

就這樣,在曹颙隨扈離開巴林右旗時,身邊就多了個不會說漢話的小丫鬟。因曹颙住在侍衛營這邊,不適合安置女眷,烏恩就被安排在十六阿哥處。

烏恩還不滿十歲,曹颙只是因對文繡的愧疚,對這個文繡帶大的孩子格外憐惜而已,並沒有打算用童工的想法。不過,偏偏烏恩年紀雖小,卻是個勤快慣了的,每日早早地到曹颙身邊當差。若是曹颙打發她回去,就是一副要哭的模樣,嘴裏叨咕著,什麽“布似非五”。她學著漢話,不過有些說不利索。她生怕曹颙嫌棄她不幹活,將她再扔在草原上,所以老是在曹颙面前轉呀轉,想要幹點什麽。曹颙被她轉的眼暈,就發下話,讓她找小滿學漢話去。

……

要說這次塞外之行,有什麽高興事,那就是認識了蘇赫巴魯這個朋友。蘇赫巴魯雖然其貌不揚,但卻是典型的蒙古漢子,憨厚、老實、夠義氣。

木蘭秋狝後,蘇赫巴魯沒有隨同父兄回科爾沁,而是留在禦前,被封為二等侍衛。每日裏穿著嶄新的侍衛服,雄赳赳、氣昂昂的,很有當差的架勢。因述明這什護衛本就不滿員,只有八人,其中曹颙只掛個名,許久不輪值的,所以蘇赫巴魯就被分到這什。

述明本擔心蘇赫巴魯擺王子的架子,不服管束,後來才知道自己多慮。又加上蘇赫巴魯與曹颙交好,與這些侍衛原就熟識,相處起來很是融洽。

蘇赫巴魯留下,高興的除了曹颙,自然還有十六阿哥。

對於蘇赫巴魯在草原上馴服的“哈爾巴拉”,十六阿哥始終存著幾分不甘心。“哈爾巴拉”,漢語的意思是“黑虎”,是蘇赫巴魯給那那匹黑馬起的名字。

在蘇赫巴魯馴服“阿爾巴拉”時,正好十六阿哥與曹颙在場。在三人認識後,十六阿哥一方面是真喜歡這匹黑馬,一方面也有試探新朋友為人行事的意思,就開口討要。

蘇赫巴魯是個爽直的蒙古漢子,雖然這黑馬也算心頭愛物,但仍是毫不猶豫地將它送給十六阿哥。偏偏這黑馬是個脾氣大的,任由皮鞭也好,上等草料也好,竟是軟硬不吃,單單只認蘇赫巴魯一個。

十六阿哥恨得牙癢癢的,卻又舍不得殺“阿爾巴拉”泄憤,只好任由它自在。不過,終究是不甘心,每隔一段日子,總要到它面前逗弄一番。而“阿爾巴拉”更像是馬中的貴族,總是傲慢地轉過頭,打個鼻音,對於十六阿哥的各種挑釁完全漠視。

蘇赫巴魯看到此情此景,總是不好意思地撓撓頭,以為是自己沒有訓好“阿爾巴拉”。曹颙卻更喜歡看小十六吃癟的樣子,因為只有這個時候的小十六才真正像個十四歲的少年。

……

康熙四十八年九月十七,聖駕休整六日後,自熱河回鑾。

康熙四十八年九月二十三,聖駕回駐暢春園。至此,曹颙結束了他的第一次隨扈生涯。

第五卷 繁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