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見駕(第2/2頁)

“回萬歲爺的話,奴才正學《春秋》。”回完話,曹颙心中感到詫異,上頭的老爺子不是要閑話家常吧,這不是要讓他當出頭鳥嗎?用眼角余光向兩側掃去,果然收獲一束束又羨又妒的目光。

“《春秋》所錄幾帝,前後多少載?”康熙繼續問道。

這時什麽問題,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凡是讀過《春秋》的都知道答案,若是問點其他的,他回答不上只是豎子無知,這個問題若是回答不上,就是蠢蛋了。因此,曹颙只好硬著頭皮回道:“回萬歲爺的話,《春秋》所錄十二帝,前後二百四十二年。”

“嗯,不錯,看來是用了心的,不可驕傲,還要繼續才好!”康熙贊道。

曹颙隱隱覺得不對勁,皇帝的做派有點刻意了,不知算不算變相向曹家示恩,給其他人看的。

康熙又對所有的官宦子弟勸勉幾句,就算是接見完畢,起身離座。眾人又跪下恭送聖駕,然後如來時那般,由內侍領著,眾人又依次退出側殿。

回到前院後,眾人就算完了差事,可以各自回府。曹颙覺得餓了乏了,早飯用得早,下午飯又耽擱了。他同身邊的幾位公子道別後,就想回自己院子。

“曹世兄,留步!”在曹颙轉身要走那刻,方才列隊時站在馬俊與曹颙中間的寧春開口道。寧春是江南運鹽使司同知之子,十四、五歲的年紀,身材略胖,對誰都是笑眯眯的。

“寧世兄客氣了,直接喚小弟姓名既可!”曹颙客套道,這個小胖子原本就認識的,曾跟著曹寅去過寧家做客。怪不得都說鹽鐵衙門滿是油水,這寧氏家族就是江寧城裏數一數二的富貴人家。寧春更是紈絝中的紈絝,吃喝嫖賭,沒有不沾的。不過天性良善,加上手上銀子又多,並不做什麽欺男霸女之事,因為他沒有什麽惡名。

“小弟知道今兒要見各位世兄,就包了如意坊,請哥幾個喝酒,誰若說不去,小弟我可不依!”寧春大大咧咧道。

如意坊,秦淮河畔數得上名號的畫舫,曹颙不禁有幾分動心,這幾日,不用去上學,正得空。

武將子弟那邊散得差不多了,只有永慶留在原地,抱著胸看著曹颙這邊。文官子弟這邊,也只剩下曹家兄弟、馬俊、寧春幾個。

馬俊帶著幾分不好意思道:“寧世兄恕罪,先生還等著我回府做功課,怕是不能作陪了!”

寧春佯怒道:“不行,不行,不去就是打兄弟臉啊,打發小子們回去告訴一聲就是,若是先生敢啰嗦就辭了他,兄弟托人再給世兄找好的來!”

馬俊性子本就靦腆,見寧春話都說的這個地步,知道無法推托,只好依了,吩咐小廝回府報信。

場上只剩下五人,寧春看著年齡略小的曹頌,有些為難地看了看曹颙。曹颙見他神情,知道那如意畫舫中自然有小孩子不宜的東西,低聲對曹頌道:“老太君那邊還等我吃飯,二弟幫我去回稟一聲,就說我陪著幾位世兄在外面吃了!”

曹頌是慣聽曹颙話的,憨聲應下,並不問為何不帶自己去之類的廢話。

寧春本來沒打算請永慶的,但他就在幾個人身邊,又怎麽好拉下臉來說不,只好笑道:“世兄肯給小弟面子,真是,真是太夠意思了!”

永慶瞥了寧春一眼,轉頭看向曹颙:“爺給你面子,爺要同你比射箭!”

雖然在康熙面前自稱“奴才”,但曹颙暫時還沒有做“奴才”的覺悟,見眼前這個少年如此狂妄,心中很是厭煩,對寧春道:“餓了,寧世兄,客人請好了,是不是該出發了!”

永慶見曹颙不理睬自己,怒道:“爺同你說話呢,曹寅這奴才是怎麽教小奴才的,懂得點規矩不,真是下賤包衣!”

永慶音量漸大,不由引起往來人的側目。

曹颙的目光漸漸冷了下來,若是單說他,他是沒心思與這不懂事的少年鬥口的;可是,事關曹寅,又在眾人之前,怎能再忍讓。

“曹家是包衣,上下是大奴才小奴才,卻是皇家的奴才。不知眼前這位,是正白旗的哪位主子爺?”曹颙看著永慶,緩緩說道。

永慶臉色煞白,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失言。八旗中,正白旗與正黃旗、鑲黃旗為上三旗,為皇帝親掌。永慶只不忿曹颙五品官之子卻受到皇帝垂詢稱贊,曹家又是包衣出身,卻不想一時不查,犯了忌諱。

寧春見兩人臉色不好,一手推著一個,笑著說:“天大地大,吃飯最大,小弟我的肚子可是餓了。都在江寧城裏混著,擡頭不見低頭見的,哪裏就那些個亂七八糟的說法,有什麽,咱們哥幾個酒桌上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