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解惑(第2/2頁)

書房廳裏的自鳴鐘“當當”響,曹颙看了一下,已經是戌時四刻,就是晚上八點。因近日接駕的事,曹寅每日在書房忙到半夜,因此曹颙直接去書房找他。

遠遠的,見書房門口幾個小廝長隨候著,房間裏人影湧動。曹颙知道曹寅在議事,就在廊下駐留了一會兒。等到書房門口的人散去,他才走了過去。

門口的小廝見曹颙過來,連忙請安:“大爺來了,奴才這就通報!”

“颙兒?”曹寅在房裏聽到,略帶幾分疑問地問道。這幾年,曹颙對他這個做父親的始終淡淡的,更不要說主動找他,怎能不讓他意外。

“是,父親,兒子來給父親請安!”曹颙在門口道。

大晚上請安,曹寅當然是不信的,知道自己這個兒子自從那年被綁架後就少年老成,大晚上來找他,定是有什麽事,看了看書架那邊,猶豫了片刻,還是開口道:“嗯,進來吧!”

“見過父親,父親近日辛苦了,還要保重些身子才好!”曹颙進了書房,規規矩矩地見禮。

曹寅有點無奈,又能夠怎麽辦,裏裏外外,許多事都要他親自拿主意。看著小大人般的曹颙,他心裏有些遺憾,若是兒子早生十年,現在肯定是自己的得力臂膀。

琉璃肚子裏雖有了,卻不知是男是女,往後曹家如何,還要看眼前這個兒子。想到這些,曹寅眼底多了幾分慈愛:“大晚上過來,颙兒有什麽事找為父嗎?”

曹颙思索片刻,臉上多了幾分鄭重,也多了幾分為難。

曹寅見兒子如此,心中很是好奇,不是他自誇,自己這個兒子這幾年最是讓人省心不過的,年齡雖小,卻將自己的學習與生活安排得妥妥當當,眼下竟是遇到什麽困難不成。

“父親,兒子方才讀書,有一事不解。”曹颙沉思許久,才開口道。

雖然手中事多,但是兒子難得在自己面前露出孺子之態,曹寅也樂意為他解惑,坐在書案後,問:“何事?講來!”

“是!”曹颙應著,開始講起:“某年某月,某國新皇登基,諸事繁雜,舉國上下需要用銀子的地方不可勝數。時每年稅款為五六千萬兩白銀,但新皇需要用銀子的時候才知道,庫銀竟只剩下不過二三,其余竟是各級官員的虧空。”講到這裏,看了曹寅一眼。

曹寅面沉如水,認真聽曹颙講述。曹颙繼續道:“新皇下令追繳虧空,發現一位老將軍竟虧空數百萬兩白銀。那老將軍虧空太過,其罪可誅,其情卻可憫,竟都是早年為先皇數次慶壽靡費。國法難容,那老將軍砸鍋賣鐵,還清虧空,可不知為何虧空一筆筆又出來,最後只落得個抄家了事,‘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這老將軍忠乎?不忠乎?若忠,為何下場如此淒涼;若不忠,為了能不顧家人子孫安危,做到這個地步!”

曹寅頭上出了冷汗,看著曹颙道:“因何不解?”

曹颙仍是慢條斯理,細細表來:“兒子不解有二,為何那老將軍還不清虧空,即便今兒還了,明兒又出了,此為其一。”

“為何他還不清虧空?”曹寅仿佛自言自語。

“是啊,為何如此呢?這老將軍家族幾代人鎮守地方多年,對國家最是忠心耿耿的,即便是政敵也無法詆毀他的忠誠。”曹颙接著曹寅到話,不卑不亢地道:“為何老將軍明知‘欠債還錢’的道理,卻仍年年舉債國庫,此為兒子不解之二。”

房間裏一片寂靜,父子兩個都開始緘默。好一會兒,才聽曹寅略帶疲意的聲音:“夜深了,你先回去安置,讓為父好好想一想,看能否為我兒解惑。”

“是,父親,兒子回去了!”曹颙見該說的都說了,應聲出去,心裏說不出是沉重還是輕松。

待曹颙離去,曹寅很是疲憊,神情說不出的沮喪。只聽書架那邊有響動,織造府的首席幕僚莊常從書架後的密室走了出來:“沒想到大公子竟有這般見識!”

曹寅滿臉落寞:“早知‘盛極而衰’的道理,卻沒想到曹家看起來花團錦簇,卻已步入死局。”

莊常見曹寅的神情,安慰道:“萬歲爺待臣子最是寬厚,東亭兄不必過於為虧空之事憂心,總有找補的地方。”

曹寅苦笑著搖搖頭:“哪裏會如此輕易,前兩次虧空就近兩百萬兩,這次的也不下百萬兩。就算是典宅賣地,怕也不夠!”

莊常是知道歷次接駕盛況的,都是各地庫銀送來,再流水般花去,卻都要算在曹寅的賬上。曹寅所擔心的“死局”之說,是能夠推想到的。曹家在江南幾十年,新皇登基後心中不容也是情理之中。不是有句俗話,“一朝天子一朝臣”嗎?可曹家主掌江南通政司四十多年,被萬歲爺視為心腹,尤為倚重,哪裏又是想抽身就抽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