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籌謀(第2/2頁)

且不說曹頌與顧納見了後廚的格局如何稱奇,單說兩人見到新制的九轉朝露,眼睛已經轉不開來。和田白玉制成的半個巴掌大小的玉碗中,鋪著一層已磨得細細的冰沙,上面推著拇指蓋大小的各色小球。赤橙黃綠青藍紫黑白,共九種顏色,每種顏色一個。各色小球上,是一只半透明的白玉調羹。

看著曹頌睜大了眼睛,大廚於師傅與田師傅兩人心有戚戚然,昨日首次制成這九轉朝露時,兩個人的震驚並不亞於曹頌。

曹頌小心翼翼地拿起白玉調羹,盛了個小球送入口中,除了淡淡的水果外,還有微微的苦香。“苦的!”曹頌很是詫異,看著這樣精致的東西,還以為是甜品,吃第二個小球時,卻是另外一種水果味,還有淡淡的甜香。

顧納一口一口細細品著,曹頌卻等不急,三口兩口吃了剩下的,伸手還要再來一份。於田兩位師傅頓時愁眉苦臉:“哎呦,我的好二爺,用了幾個時辰,只制成了三份,一份送到府裏老太君那兒去了,兩份給兩位爺嘗鮮,哪裏還有呢!”

曹頌不是愛計較的人,拍了拍於田兩位師傅:“得了得了,爺知道你們辛苦,只是別忘了以後有什麽好吃的,給爺留一份就好,到時候可別推說你們忙、不得空!”

於田兩位師傅回道:“只要您央大爺發個話,奴才們就算忙死,也要先可著爺!”

曹頌心滿意足,顧納卻聽說於田兩位師傅的話中之意,竟似除了自己那位表叔之外,不聽任何人指使的。真不知那位表叔到底使了什麽手段,真是會籠絡人。

於田兩位師傅曾做過禦廚,二十多年前被康熙派到江南來侍候老太君。近些年,因上了歲數,織造府的事務傳給兒孫徒弟們料理,安心在江寧養起老來。不知曹颙怎麽想起兩個,親自上門,請了兩位老師傅出山,做了林下齋的主廚。林下齋生意興旺,說起來也多少沾了兩位師傅的光,禦廚親制的席面,就算你再有權再有錢,也不是隨意能夠吃上的。

曹頌等人回道側院時,曹颙對鄭氏兄妹交代完畢,見曹方也來了,問問了近日的訂餐安排,知道五日後就有一日空著,提了曹顏宴客的事,讓曹方用心點安排。

曹頌還在提那九轉朝露的美味,顧納卻注意到鄭氏兄妹兩人眼睛閃亮,臉上是強壓下去的激動,心中思量著,看來表叔已經安排妥當了。

顧納少年聰慧,不管是學問,還是為人處事,較同齡人強出太多,面上雖謙和,心裏卻始終帶了幾分狂傲。但是,入織造府這幾年,他的自信卻漸漸磨沒,因為他對曹颙半點也摸不透。曹颙話不多,不招搖,為人慵懶,可卻似比他更聰慧、更謙和,更讓人摸不清頭腦。

交代完曹顏的事,曹颙對曹方道:“你家大小子八歲了吧,過兩日我交代福伯,讓他到書房侍候吧,跟著學點書,以後謀個好出身,總不能讓你們爺兒幾代的在曹家白忙!”

曹方聽了,趕緊跪下:“謝小主子恩典,奴才定當盡好自己的本分,為小主子盡忠。”

曹颙揮了揮手,帶著曹頌與顧納兩個出去了。

回府途中,曹颙的心漸漸沉了下去。整個江寧城都沉浸在聖駕即將到臨的喜慶中,碼頭上,從去年就開始大修。從碼頭到織造府的路,雖是前幾次迎接就修好的。但為了彰顯恭敬,仍是依此刨起,再換了信的青石板。道路兩邊的民房,早已拆幹凈。

為了保護聖駕在江寧的安全,禦林軍早已派下人來,會同江寧地方衙役,全城搜索,但凡有點劣跡的地痞流氓都關進大牢。現在想想,魏信與鄭海兩個,若不是被曹颙制服收為長隨,怕也在衙役緝拿名單中。至於街頭巷尾的乞丐,因有礙觀瞻,也被衙役們驅逐到城外。

越近織造府,人馬車架越多,來來往往竟似趕廟會般熱鬧。曹颙幾個騎著馬,就聽後面有人喊道:“讓道,讓道,巡撫衙門公差!”

曹颙幾個勒住馬韁,避到路旁,只聽馬蹄聲響,竟是一只一百多人的騎兵隊,看打扮正是撫標親兵。騎兵隊護著三四輛馬車,疾馳而來。

曹颙見過相似的場景,這些日子,類似的車隊好幾支,目的地都是織造府。

織造府大門口,各個官員的轎子停了一溜,方才那支車隊停在側門口,曹福帶著一幫管事在看著仆人們般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