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讀書(第3/3頁)

曹寅查看兒子看過的書籍,見上面生僻的字句都做了標識,知道兒子確實在認真讀書,心裏半喜半憂,喜的是他不似過去那樣頑劣,憂的是這哪裏還有半分七歲童子的模樣,如同小大人般,整日裏沉迷書海,時而眉頭緊縮,時而嘴角含笑。不管心中如何想,曹寅還是禮聘了一個學識淵博的老夫子,到別院這邊給曹颙講書。

那老夫子姓宋,雖然沒有走仕途之路,卻是一身真才實學。其父宋斌臣,是明末清初的大書法家,不願做官,詩書傳家,過著隱居生活,漸漸淡出世人視線。曹寅掌握江南各處的情報,自然知道宋家的底細。原本,想著借機請宋斌臣出山,但其已經是八十高齡,臥床好幾年,只好費勁心思請了他的長子。

調理了幾日,曹颙的嗓子已經好了不少,“這”、“那”、“何解”等一個字、兩個字的也能夠說出來。宋夫子教過幾個學生,像曹颙這樣好學又聰慧的卻是頭一次遇到,自然也使出渾身解數。曹颙絲毫不覺得吃力,只覺得學海無涯,好像是開辟了另一番天地,與自己上輩子所學有所不同。

除了給曹寅講解四書五經外,宋夫子還開始指導曹颙的書法。作為一個現代人,曹颙的書法算是弱項,可是他每日書寫上百張大字,其專心致志的模樣讓宋夫子暗暗贊嘆。

來曹家別院講課期間,宋夫子還帶了一個童子來過兩次。那童子比曹颙大一歲,其父鄭之本是宋夫子的首徒,名分上卻算是曹颙的師侄。

對於那個大腦門、頭發稀疏的小孩,曹颙起先並沒有留意,但聽了他的名字後,卻是稀奇得不行。這孩子的名字是鄭燮,莫非就是乾隆朝赫赫有名的“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想想還真差不多,鄭板橋號稱“詩、書、畫”三絕,“詩、畫”暫且不論,既然能夠得到書法大家的指導,“書”上能夠有所成就也在情理之中。

或許是年紀尚小的緣故,小鄭燮並沒有露出什麽與眾不同的模樣,對待小師叔恭恭敬敬的。曹颙盯著他看了一會兒,覺得實在無趣,打發劉萍帶他出去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