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舅小舅拜九房

見禮過後,賓主落座,敘了幾句家常後,王寧氏便問起劉萬山的家眷。

待聽說劉萬山已經娶親多年,膝下四子一女,王寧氏點頭道:“大善,大郎她娘生前最惦記的就是舅老爺的終身大事,若是她地下有知,知曉舅老爺已有血脈,心裏也安生了。”

提及亡妹,劉萬山心中酸澀,沉聲道:“今日冒昧登門,不好帶內子與孩子們直接過來鬧老太太,才留在家裏。妹妹與妹婿那裏,小侄想要帶孩子們去看看。還有大郎,我這當舅舅的,還沒有看過一眼。他落地、抓周都是從妹婿的家書中知曉……”

當年兄妹兩個說笑,還說要親上加親。結果他成親多年,妻子未育,終於等到妻子懷孕,又產關難過,接親之事自然不了了之。

眼前雖又有個外甥,可是結親的話也不好再提。

說著亡故的兒媳,王寧氏本就有些難受,現下聽到提及長輩,就有些受不住。她忙低頭按了按眼角,強笑著:“難得回來一次,是當去看看。看舅老爺何時得空,讓二郎帶了你去。”

劉萬山起身道:“若是伯母這邊便宜,小侄明日想帶內子與孩子們過來給您請安,而後就勞煩二郎帶我們一家去看看妹妹、妹婿。”

王寧氏道:“有什麽不便宜的,正經的親戚,本就該多走動。只是現下正是臘月,天寒地凍,大人還罷,小孩子金貴,在家裏給他們姑姑點幾柱香便罷了,未必要鬧這些虛禮。”

這番話雖是好心,可劉萬山並沒有應答,只道:“總要見見他們姑母與姑父,下一次還不知何時才能回鄉。”

見他如此,王寧氏倒是不好再攔著,便說了自家墳塋地的具體位置。

劉萬山這邊則是開口,約好了明日先帶妻兒過來,隨後從這邊出發去王家墳塋地。

劉萬山說完正事,正想起身作別,這時驚蟄進來,近前稟道:“老太太,公子,門外有客至。”

王寧氏與道癡祖孫對視一眼,想起昨日的帖子,曉得這多半是崔小舅到了。

劉萬山只當有客,起身道:“伯母既有客至,小侄就不叨擾了,先回家去,明日再過來。”

王寧氏尚不知崔小舅來意,不知接下會如何情景,便沒有留客,吩咐道癡送出門。老人家在南廳門口猶豫了一下,還是先回了二門。

想著不管崔小舅來意是什麽,到底是二郎的親舅舅,名分上雖比不得劉大舅,可論起人情比那邊更親近,還是給他們舅甥兩個說話的時間為好。

道癡送劉萬山出大門,便見門外站著一人,身形高挑,眉眼修長,被幾個仆從簇擁著,站在那裏。那些仆從手中,則擡著不少東西,大包小包,有些露著的綾羅綢緞。

劉萬山雖帶了仆從過來,也預備了年禮,可沒有這麽誇張。

劉萬山微怔,並不是被來人的氣派震撼,而是覺得眼前這華服青年相貌儒雅,可站在那裏,身上卻帶了凜冽。再掃了一眼後邊的隨從,也多是彪壯之人。

這樣的人,登門做甚?

劉萬山有些不放心,低聲問道癡道:“來客是何人?”

道癡亦低聲回道:“若是所料不差,應是我生母的胞弟,亦是離鄉多年。”

劉萬山聞言訝然,倒是不好再多問。名分上他是舅舅,可血脈哪裏是割的斷的,來人才是二郎的親舅舅,只是太年輕了些。不知是做什麽營生的,看著豪富,卻沒有商人的粗鄙。

崔皓的視線,已經黏在道癡身上。

看著他單薄的身板(其實是正在抽條長個),渾身上下都是細布衣裳、不見絲羅(道癡的習慣,家居更喜棉布),面善的容貌,再想到離世多年的姐姐,崔皓的心痛如絞,顫聲道:“可是……可是二郎?”

道癡點了點頭,道:“尊駕可是姓崔?”

不是他遲疑,而是他同劉萬山一樣,也發現來客的異常。這般打扮,粗看之下像是豪商,可身邊隨從的彪悍之氣又太盛。

外加上就是來客看著太年輕了些,從相貌上看,不過二十出頭的模樣。

崔皓已經疾行兩步上前,道:“我姓崔,單名一個皓字,是你娘同胞兄弟。”說話的功夫,他看出劉萬山的裝扮是官身,遲疑道:“這位是?”

道癡道:“這是我大舅。”

回答完,道癡轉身對劉萬山道:“大舅,這是我小舅。”然後對崔皓道:“小舅,這是我大舅。”

兩頭都去了姓氏,並沒有分出遠近。

劉萬山看了道癡一眼,對崔皓拱手道:“在下劉萬山,見過崔舅爺。”

崔皓正尋思這“大舅”是崔家那位堂兄,聽到劉萬山的話,才反應過來,對方是自己外甥名牌上的舅舅。

他心裏不待見劉萬山,可伸手不打笑臉人,又是在外甥面前,便客氣地說到:“原來是劉世兄,小弟崔皓,這裏有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