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遠東的制度化建設(續)

如果不打破這個舊有的社會結構,不徹底改變人們的根本觀念,就算是把現代社會最成熟的制度拿過來也沒什麽卵用,最後的結果只能是生搬硬套,水土不服。

大明的地域太大,人口太多,而且還是以小農經濟為主的社會,未來遠東入主大明,必須打破“皇權不下縣,縣下皆自治”的結構,徹底改變州縣以下,基層權力實際運作主要是以人情關系的行為規範。

傳統中國的縣官、胥吏和鄉紳是左右鄉村基層社會的三股主要勢力,尤其是縣衙的胥吏和差役人員諳熟基層事務,了解國家法律制度的漏洞,精於官場算計,易於行奸弄權,往往成為“倚官以剝民”的罪魁禍首,他們彼此之間始終保持密切的曖昧關系。

縣政實質是一種“以民養官、以農養政”的基層行政管理體制。在這種正式官僚政治與非正規官僚政治交叉運行的體制機制下,就意味著縣以下大量的胥吏、衙役和鄉官系統只能自己“找米下鍋”,從而導致地方基層官僚特權階層的自主性不斷擴張。

這些傳統的封建勢力,瘋狂的壓榨百姓、魚肉鄉裏,使得各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古代中國的歷代王朝更替和治亂循環堪稱世界之最,其中既有皇權統治集團內部的宮廷隱患,又有中央與地方之間的權力博弈,還有異族大舉入侵中原之地的邊關隱患,但最常見、最普遍、最持久、最頑固、最嚴重的是周期性爆發的農民大規模起義。

從秦朝的陳勝、吳廣、項羽、劉邦起,中經漢朝的新市、平林、赤眉、銅馬和黃巾,隋朝的李密、竇建德,唐朝的王仙芝、黃巢,宋朝的宋江、方臘,元朝的朱元璋,明朝的李自成,直至清朝的太平天國,總計大小數百次的起義。

每一次都引起了劇烈的混亂,社會秩序蕩然無存,國家也淪為了慘絕人寰的崩壞亂世。還不是因為底層的百姓被逼得家破人亡,才會去造反嗎。哪怕有一點活路,這些老實巴交的農民都不會去鋌而走險。

遠東公司絕對不會讓歷史重演,決心從最根本的源頭抓起,並不斷的實踐改進,持之以恒的貫徹堅持,才能最終建立一個適合我們民族未來發展的,比較合理的良性社會結構。

所以公司一直重視制度化的建設,比如說流民冬訓,其實就是一個推行制度化的主要手段。流民來到遠東公司,經過幾個月的冬訓,不但流民的身體變得更加的強壯,也讓他們有了最基本的組織紀律性。

流民在冬訓期間的管理極為嚴厲,一旦犯了紀律,必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其中就包括流民最在乎的不讓吃飯,他們都被餓怕了,少吃一頓飯就跟要他們命似的。不光是冬訓期間,遠東各部門無論是基層農村,還是各個機關企業,對違反各種規章制度的員工,處罰的力度也非常大。

公司軍委會那就更不用說了,各個部隊行的可是軍法,處罰力度更是極為嚴苛。由明軍兵痞為主要兵源組建的海外軍團,雖然官兵都不同程度的殘留著明軍的各種惡習,而且這些老兵油子一個個都滑得像個泥鰍,屬於非常不好管理的單位。

但是部隊組建這麽多年,各種小錯雖然不斷,可是在大的原則問題上,海外旅的兵痞們也始終不敢越雷池一步。鉆部隊紀律漏洞情況有,打擦邊球的情況也有,可就是沒有敢於明目張膽的違反部隊紀律的情況出現。

因為敢於踐踏規則的兵痞,都特麽死光光了。使得這幫滿身惡習的兵痞面對嚴格的軍紀,一樣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無論是戰鬥期間混亂的環境下,還是和平時期,海外軍團的官兵始終沒有出現大的軍紀問題。

這就是制度化的作用,連那些老兵油子都被部隊的軍紀管理的規規矩矩,何況是那些老實巴交的農民了。遠東各種規章制度非常多,人們已經適應了這種環境,並養成了遵守規章制度的良好習慣。

遠東公司之所以形成了這種局面,首先是監督和執行的力度比較大,公司在各個部門都建立了獨立的監督機構,而且還有一個直屬於公司董事局委員會的督查部門,對公司各部門管理幹部進行全方位的監督,而且幹部考核也需要這個部門的意見。

再就是建立了完善的舉報機制,不論是誰進行實名舉報,都會得到監督機構的重視。一經查實,違反紀律的管理幹部,就會被請去喝茶,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的地點接受組織調查。

其次就是執行的力度很強,對於違反紀律的單位和個人,處罰的力度基本都是從重從快。嚴格的按照各項規章制度的規定,進行合理的處罰和教育。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兒,那就是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這句古語在很多時候都是很具有代表性。這個主要表現在公司內部員工對各項規章制度的重視,兩千多名來自現代社會的內部員工,對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也是嚴格遵守,為其他員工做了很好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