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上帝折鞭處(第2/3頁)

南宋兩湖、京西、四川宣撫使賈似道奏請宋理宗趙昀下詔表彰釣魚城將士,同時命令四川制置司副使呂文德率領千余艘戰船沿江溯流而上增援釣魚城。

呂文德是一個要詳細介紹的人物,他的出身和他的成就非常奇異。說出身,他貌似沒法再低了,一個樵夫。這個職業他幹了很久,乃至於他顯赫之後,還有人取笑他,叫他“黑灰團”。發跡之始,源自於名將趙葵的某次閑逛。

趙名將一眼看中了這個又黑又壯、長著一雙超級大腳的樵夫,把他帶回府中。一般來說,這種人只配當個合格的親兵,可呂文德到了趙府之後,立即呆呆地盯著墻上一幅孔夫子的畫像發愣。趙名將發笑,逗他說:“這是聖人,為何不拜?”

呂樵夫直愣愣地回答:“他又沒教過俺,俺拜他個啥?”

憨直討喜。呂文德起步,看起來遙遙無期,但他竟然在一段相對來說不算長的時間裏建起了一個呂氏軍事集團。這個集團在南宋晚期舉足輕重,因為它最大。

呂文德率領劉整、曹世雄等戰將趁江水暴漲,猛攻蒙古軍前鋒紐磷設在涪州江中的浮橋。歷史再一次證明進化是需要時間的,造浮橋、城堡這些技術含量很高的事兒,蒙古人暫時望塵莫及。

浮橋被沖斷,呂文德部溯江而上,進入重慶。

蒙哥怒了,釣魚城必須孤立,如此堅城,攻不進去就只有困死,有了外援那還了得。他命令蒙軍漢系部隊的史家主將史天澤出擊,務必攔住呂文德。

這著棋很高明,以漢制漢,呂文德的軍隊迅速被扼制住。蒙哥趁勢猛攻釣魚城。這一次他有樣學樣,沒派蒙古軍上陣,而是派出了蒙軍四川主將汪德臣。久居四川的汪德臣對付山地的確有一套辦法,釣魚城的馬軍寨被他攻破了。

形勢危急,馬軍寨形成了突破口,源源不斷的蒙古軍順著雲梯往上爬,大有趁勢搶城的架勢。關鍵時刻王堅趕到,雙方拼死搏殺,王堅僅僅能遏制汪德臣的攻勢,卻沒法把蒙古軍趕下城去。局勢越來越惡劣,人力不可及時,上天突然來幫忙。

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降臨。

在雨中,久居南方的宋軍戰士如魚得水,把汪德臣部趕下了城墻。汪德臣失望之余,以己心推斷王堅,覺得這時的王堅應該識些時務了,畢竟剛剛差點就城破身死。

汪德臣給出了足夠的誠意,他單人獨騎到了釣魚城下,向上喊話:“王堅,我來活汝一城軍民,宜早降……”

回應他的是像暴雨一樣猛然砸下來的大石塊,汪德臣幾乎被擊中,注意,是幾乎。他逃了回去,生命沒有半點受損的跡象,可是半夜時分突然發病,不久就死了。根據醫官鑒定,他是被嚇死的。

時間進入七月,江水再次漲潮,呂文德率領三百艘戰船突破重圍到了合州,駐泊黑石峽東,與釣魚城近在咫尺。蒙哥大怒,命令史天澤不惜一切代價必須擊敗呂文德。史天澤夾江列陣,近三萬蒙古軍在江南狹窄段向南宋水軍攻擊,呂文德再一次功敗垂成。

種種跡象都表明,釣魚城氣數已盡,尤其是增援部隊都能看見了卻無法接近,這對士氣的影響可想而知。作為一個合格的侵略者,蒙哥決定發動最後一擊。

在七月二十一日,蒙哥親自登上一座高坪,瞭望指揮攻城。很顯然,他是個歷史盲,不知道早在二百五十三年以前澶州地段有個叫蕭撻凜的人是怎麽死的,千萬千萬別在陣地前沿露臉!

釣魚城的某個角落裏,王堅像當年澶州城頭的威虎軍軍頭張绬一樣,發現了趾高氣揚揮斥方遒的蒙古大汗。他悄悄命令城上的炮手,用發石器瞄準這個空前巨大的獵物,發射!一塊譜寫史書的石頭飛了出去,沒有證據證明它當場準確地擊中了蒙哥,那樣戰鬥會立即結束,但是蒙哥在戰場上消失了。

事後據說那塊石頭在蒙哥身邊墜落,堅硬的石頭在堅硬的山石上崩碎,巨大的動能讓那些碎片像彈片一樣四處橫飛,有幾塊碎片切入了蒙哥的身體,哪怕這位蒙古大汗身穿當時最昂貴的鎧甲也無濟於事。

蒙哥重傷。憤怒讓他喪失了一切理智,有將領勸他放棄這座城,別再跟石頭們較勁了,戰爭不是這麽打的,沒必要死磕。

可是他本人以及更多的蒙古將軍深信“攻城則功在頃刻”,只差臨門一腳而已。於是再次強攻,接著再次失敗。

來自宋軍最強的反擊是張鈺扔下去的東西,那不再是石頭,而是鮮魚和面餅。城頭上的宋軍向下喊:“爾北兵可烹鮮食餅,再攻十年,亦不可得也。”

手捧鮮魚,蒙古人灰心喪氣。南方的七月天氣,魚這種東西半天就臭了,可這居然是新鮮的。這說明城裏的食物、水源絕對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