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死亡的泥潭(第3/4頁)

第二次議和達成後,趙構在江南主仆易位受制於秦檜,喪失全部權力,每天委屈度日,過著狼狽不堪的生活;金熙宗終於把金兀術熬死了—他的好日子來臨了嗎?

不,更抑郁窩火操蛋的生活開始了。

鑒於金兀術在以往十幾年裏的活躍表現,我們還是先說一下他最後的時光,以及他應該得到的公平評價吧!

金兀術死於安樂,紹興議和達成,他晉升為金國的太師、領三省事、監修國史、都元帥、領行台尚書省事、越國王,可以說獨掌大權、權傾東亞。他死在烈火烹油錦上添花一樣的富貴中。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真的是成功人士,而且他個人的成功建立在他的國家富強的基礎上。由此可以確定,他是金國的功臣,他的確是金之兀術。

女真語,兀術是“頭部”的意思。

那麽怎樣評價他呢?個人覺得,他是麥哲倫。

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在人類歷史上有著重要意義,他用航海證明了地球是圓的。這無論如何都是一個壯舉,是有劃時代意義的。所以每一個中國孩子都從教科書上知道了他是一個相貌軒昂、衣飾華麗、理想遠大、重於實踐的偉大人物。

實際上呢,他也是一個醜惡的海盜。

他的生平濃縮在菲律賓群島中胡穆奴島上的一塊石碑上。這塊石碑正反兩面都銘刻著文字,一面寫著人類偉大的航海家、冒險家麥哲倫先生在此島逝世;另一面寫著醜惡兇殘的海盜麥哲倫在此地犯罪時被當地的原住民當場擊斃!

完顏宗弼的一生也可以這樣總結。

他對宋朝來說是一個屢戰屢敗、不停挑釁、沒有勇氣、敗了就使陰招的可恥敵人。一生中極少表現出一個戰士的本質,卻每每以戰士自詡。簡直是不知所謂。另一方面,他為自己的民族利益盡了一切努力,嘗試了所有手段,最終還是成功了。

如此而已吧,還能說什麽呢?

時光凝固在公元1148年十月,這時金兀術終於死了,金熙宗的桎梏盡去,一身輕松,他是真正意義上的金國皇帝了。這時他二十九歲,年富力強,學識廣博。順便說一下,他從小受的是全盤漢族文化教育,師資力量比趙構當年差不了多少。這些年來,他的政府、他個人的形象都有極其明顯的漢化特征。金熙宗的個性也是少有的溫和,舉一個小例子。他曾經外出打獵,向導把他誤帶進了沼澤裏,搞得他步行出來,滿腿汙泥。就算是一個平常人,這時也不免要破口大罵。而有權勢的人,肯定會動用皮鞭或者刀子,讓那個混賬向導用哀號聲來平息他的怒火。

可金熙宗沒這樣做,他一笑了之,上馬回家。

這是多麽仁慈的心性,這是多麽寬厚的胸懷!就算在漢族的貴人中也不多見吧。可是金兀術死後沒多久,這個人的心性大變,沒白天沒晚上地喝酒,酒後更是殘暴,不是用鞭子抽周圍的人,就是用刀子砍。一個月之內,他居然親手殺了他的皇後、四個妃子以及他的親生兒子魏王完顏道濟。

這種反差很顯然是不正常的,其原因用現代人的思維方式來思考的話,不難得出答案。比如年齡與壓力,金熙宗十六歲登基,三十歲才等到金兀術死去。十六歲到三十歲這段時光正是一個人最青春、最灑脫、最富有想象力的歲月,可他卻沒法享受,只能在無盡的危機、壓抑、刀兵血火的算計中度過。

這會積累下多少負面情緒。

好不容易雲開霧散了,卻迎頭撞上了一面更加堅硬的墻—他老婆。金熙宗的皇後裴滿氏出自女真大族,金國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的幾位皇妃中就有裴滿氏的族人。這位皇後從小耳濡目染,被培養成了一位傑出的全職女性,就職之後把自己的老公搞得欲仙欲死。

按說皇後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從概念上講,她與皇帝是一體的,兩者沒有高低。可無論怎樣這是個男權社會,再怎麽強勢也得讓男人有點起碼的面子吧?

比如說職場上,再比如說歡場上。

裴滿氏她醋味極重,她的男人貴為皇帝,可只能與她一個人親近,別說外面的野花,就連合法的嬪妃們也必須隔離;她的權力欲望旺盛,皇宮裏唯我獨尊遠遠無法讓她滿足,她如月的皓臂從皇宮深處伸出來,一直伸到了皇帝的寶座旁邊,指指點點。

可憐的金熙宗,他工作的時候不僅要留神滿殿的虎狼之臣,還得小心後宮的虎狼之妻。長此以往,哪個男人受得了?

以前是不得不受,在忍受一大堆神勇的開國完顏的同時,順帶著忍受她。可大權獨攬之後,這個瘋狂的女人不僅沒有產生敬畏及時收手,反而變本加厲了。她覺得形勢大好,她的權力地位也得水漲船高—讓金熙宗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