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夢回萬歲殿(第4/6頁)

仁厚。

中國的老百姓只要能有口飯吃,能妻小平安,就不會去造反。很顯然,嶽飛滿足了他們這一點。

楊幺叛亂時的作戰力量大約有六萬余人,嶽飛把他們都收編了。從此,嶽家軍達到了十萬人的編制,這在當時超越了韓世忠、張俊,僅次於劉光世。

三大將最擔心的事終於還是發生了,各人的反應均不相同,有咬牙切齒的,如劉、張;有苦笑搖頭的,如韓世忠。拳頭大才是真理,嶽飛已經壓在他們頭頂上了。沒多久,張俊和韓世忠都收到了一份禮物。從湖湘寄來的一條車船,船上器械人員齊備。

這是嶽飛的一份敬意,他想以此向老大哥們表示友善,他沒有忘記張俊對他的提攜,更不敢藐視韓世忠的赫赫戰功,他想獲得友誼。

他得到了韓世忠的友誼。老韓呵呵大笑,很高興地收下了禮物,從此交了嶽飛這個朋友。張俊卻很憤怒,在他看來,嶽飛這是在向他示威,向他展示戰功!

張俊回憶、對比這幾年裏他和嶽飛交集的各個片斷,包括這份禮物在內,嶽飛的每一次進步都映襯著他的無能、怯懦、失敗。他的心裏緩緩生出一股怨氣,在之後的歲月裏,隨著嶽飛不斷建功立業,這股怨氣愈加強烈。

直至他做出人神共憤的錯事。

張浚就更不用說了,他的“領導”作用被嶽飛八天左右剿滅洞庭湖水匪的傳奇戰績戳得千瘡百孔,想搶,想掩蓋,根本不可能。他只好酸酸地贊美了一句:“嶽侯殆神算也!”之後,他在心裏提醒自己,嶽飛是強大的,這是好事。

他的雄心壯志必須有嶽飛這樣的臂助才能實現,而他的驕傲中也摻雜著高尚,他提醒自己必須高尚,這使得他每做一件事,都要以偉大事業為目標,逼迫自己去實現,失敗後又表現得大義凜然。唉,一位多麽可憐的落難君王啊……

對了,忘了說大衙內劉光世。從過程上看,他應該最恨嶽飛。嶽飛不給他寫信,也不給他送禮,而他擁有最多的兵力。他本該暴跳起來去教訓嶽飛才對,可惜啥事也沒發生,他非常平靜。這人一直是南宋上層人物的禮拜天,誰都不拿他當回事,只當個樂兒。

他的兵再多又怎樣,都是雄獅又怎樣,他只是一只乖乖的綿羊。

這時是宋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六月。洞庭湖起義被鎮壓之後,南宋、金國同時進入了一個特殊時期。

金國不再進攻。南宋舉國討論,都在想以後怎麽辦。

金國一方行動迅速,小皇帝完顏亶上台之後,行政機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立國之本的勃極烈制被廢除,改行三省制。

這個變化從純技術角度去看,是非常正確、積極的。勃極烈制實際上是個權力集中小組。全國的所有權力都集中在都勃極烈(皇帝)、諳班勃極烈(皇儲)、國論勃極烈(國相)、阿買勃極烈(國相助手)等一小撮人的手裏。

女真人剛興起時這麽幹還成,阿骨打還活著時這樣幹也成,因為他有著神一樣的地位,沒有任何人敢違抗他的任何言行。

可滅遼之後就不成了,龐大的國土、臃腫的機構是一團復雜到無法想象的亂麻,靠這幾個人累死都理不出頭緒。事實讓女真人妥協,就算他們再仇恨契丹人,再瞧不起漢人,也推行了南面官制度,也就是當年遼國人的那一套。

在燕雲十六州地區用漢人的機構、官員處理漢人的事務。

這時,完顏亶推行的三省制,是用中書、門下、尚書三個部門作為最高權力機構,以三師(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為最高官銜,管理具體辦事的六部。這麽看純粹是宋朝模式嘛。不,金國聲稱這是漢制不假,可源頭是唐朝,和宋沒有關系。

其實,這些都不重要,拋開表面看實際,這是一場有針對性的陰謀。金帝換人,權力重組,大家都希望某個人換一下位置。

完顏亶把大殿下完顏宗翰從雲中地區召來,微笑著問了一句:“請問您想在新機構裏擔任最高職務嗎?”

完顏宗翰興奮地點頭,說:“當然!”

於是,這位後世公認的女真建國第一功臣完顏宗翰殿下,當上了太保、尚書令,領三省事,封晉國王,成為新機構的國相。作為交換,他的軍職被免除,辦公地點從遙遠的雲中挪到了皇宮隔壁。

南宋方面的事要多彩一些,準確地說,就是多彩,因為很多事一起發生。先是趙構號召全國參與討論以後的國策走向。

是戰,是和,何時決戰,怎樣求和,徽、欽二宗等被俘人員怎樣處理,這些大事都需要從長計議。難得這時外敵撤退,內匪剿平,是時候說一說了。

當然,討論人員的範圍還是有限制的,以南宋國內現有的曾任宰執為主,這裏面有當政的趙鼎、張浚,有曾任的朱勝非、呂頤浩,有同是受難者的汪伯彥、黃潛善,有不太知名、沒甚作為的李邴,還有李綱、秦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