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西南決戰仙人關(第4/7頁)

金兀術狂怒,快馬加鞭地追了上去,抽出刀,用刀背狠狠地抽向了彀英的頭盔。一邊抽,一邊問,為什麽為什麽為什麽為什麽不聽號令?

彀英像是沒痛感、沒眩暈、沒神經一樣繼續沖,根本不理他。金兀術被氣瘋了,這次,他把刀順過來,仍然是刀背,可是捅向了彀英的後心,你再不停你再不停你還不停?

彀英停了。金兀術費了牛大的勁,雖說是刀背,也很可能會捅進後心的。他停下來說了一番道理,解釋自己為什麽要搶時間進攻。

他認為,以吳玠的防守實力加仙人關險要地勢,再加河池宋軍大本營的兵力,本來就很難啃動了,如果再留時間讓陜西境內的宋軍迅速集結赴援,那樣仙人關就會牢不可破。

彀英總結說,這次戰役最關鍵的不是地形怎樣,而是時間的把握……沒等他說完,腦袋和後心等要害部位又被金兀術連續擊打了N次,像鴨子似的被趕回了營裏。

金兀術很納悶,狗沒有狗的覺悟,什麽時候輪到狗來決策了?

就這樣,金兀術充分休養兵力,認真考察地形,在仙人關的東北方向約四十裏處的青泥嶺一線搶占了一個制高點。這裏的地勢比仙人關還要高一些,如果把戰馬牽上去,從這兒發起沖鋒,宋軍得仰射才能進行攻擊。

他覺得這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至於別的,比如六天以來,吳玠的弟弟天天和金軍死磕,一步步地向他靠攏,終於會合什麽的,都不值一提。

宋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二月二十七日,完顏宗弼率十余萬金軍進攻仙人關。從這一刻起,老規矩,他和吳玠會按天按時辰來分勝負。

戰鬥打響了。這一次,金軍比在和尚原野外徒手負重攀登時要強得多,他們可以騎著馬從四十裏開外以俯沖式沖鋒……難度是不是大了點呢?從二十公裏開外沖擊,即使是現代最快速的跑車也得要三分鐘才能抵達,金兀術當年是咋想的呢?

不得而知,反正他拼命向仙人關沖鋒,結果在仙人關的東北方被一條狹長的山嶺阻擋,這條嶺像一條天然城墻一樣,把他們擋得那叫一個結實。

後來,完顏宗弼才知道,吳玠給這條嶺取了個名字,叫“殺金坪”。

戰鬥在殺金坪的前沿展開,那兒有一片宋軍營寨,由統制官郭震駐守。這是一位英勇堅定的將軍,他背靠險地與金軍白刃血戰,經受了三十多個回合的沖擊。

這個數字是驚人的,裏面隱藏著女真軍隊之所以破遼滅宋、所向無敵的秘密。之前,宋軍和西夏人爭鬥,西夏人也是騎馬沖鋒,但最多三次不勝的話,就會結束當天的戰鬥。女真人不同,他們會不斷沖擊,一次不勝就兩次,兩次之後會有第三次、第四次……直到天黑。

這種強度後來被蒙古人打破,在那之前,沒有任何人能做到。郭震連續激戰三十多個回合之後,就支撐不住了,他率部撤回殺金坪內。

他錯了,以往他堪稱雖敗尤榮,但這時有進無退,他不該退的。吳玠傳令就地殺了他,用其首級號令全軍——只能守住,不許後退。有後退者,就算是我親弟弟,也會殺了他!

金軍攻到了殺金坪下。

守殺金坪的人正是吳玠的弟弟吳璘。

吳璘,字唐卿,生於公元1102年。他一直在哥哥的手下征戰。印象中,他像是哥哥的一個影子。實際上,兩人的功勛是疊加的,誰也離不開誰。

比如這一次,吳璘血戰六天,幾乎是踩著金軍的屍體來到哥哥身邊的。除了帶來難得的生力軍之外,還有另一個更加重要的建議。

這條建議決定了這次戰役的走向。

嚴格地說,饒風關、仙人關、殺金坪都有這樣那樣的致命弱點,都達不到和尚原的險峻程度。具體到殺金坪,它是一條狹長的天然山嶺,險則險矣,要命的是,防線過於漫長,遠不及和尚原、饒風關。龐大的金軍在這兒展開進攻,讓兵力處於絕對劣勢的吳玠難以應付。

這也是吳玠為什麽要派郭震出坪迎戰的根本原因。

金軍在當天黃昏攻到了殺金坪下。看時間,金兀術很絕望,他忘不了上次被宋軍逼得飯都沒吃成,黑燈瞎火地往山下逃命的經歷。可突然間,他的眼睛亮了,冒出了綠油油的光。這是一條多麽理想的防線啊,簡直是女真騎兵的最愛。

他和韓常分成東、西兩路,各負責一端,組織騎兵輪番沖擊。一會兒把重點放在東端,一會兒把兵力集中在西端,這樣變換不定,逼著坪上的宋軍也跟著他們換。

漫長的殺金坪,宋軍在跟女真人的馬腿拼速度。這麽搞,誰也堅持不住,沒多久,防線就出現了缺口。天色完全暗下來之前,金軍騎兵沖進了殺金坪,吳璘被迫後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