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血色黃昏(第2/4頁)

趙匡胤、柴榮等人遠遠不及他,在他之上的人,只有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這樣的猛人和漢人的一座城池會有什麽關系呢?城池,應該只是他的勛章,裝點他的榮耀罷了。可太原城不一樣,縱觀歷史長河,不知有多少名將在它面前灰頭土臉,哪怕是這時的完顏宗翰也不例外。

從去年十二月開始,太原被圍困,到這時快九個月了,金軍能用的招數基本上都用到了。比如名將攻城,攻城的人叫銀術可,是宗翰系裏最強的戰將,在整個金軍系統裏,也只比號稱常勝將軍的完顏婁室稍差一點;比如心理上,兩百七十余天裏,金軍沒有讓一個宋朝援軍抵達城下;比如物資上,太原城最初是被突襲的,根本來不及囤積戰具、糧食,而滿城軍民一天之內的消耗量是驚人的。

這些加在一起,太原城仍然巍然不動。從理論上講,金軍還能拿得出來的最後一招,就只有完顏宗翰本人了。

完顏宗翰親自上陣,帶來的兵力、戰具與之前截然不同,尤其重要的是,他還帶來了自己的大腦,那裏面的經驗是另一種尖端武器。

在整個兩宋歷史上,戰爭無數,名將、戰事星羅棋布,可以說在每個讀史人的心裏,都有一個自己的排行榜,排列著自己認定的最強將軍和最榮耀的戰事。

可有一點是大家公認的,兩宋之間,有兩座名城之戰功垂千古、恒久不變。一個是南宋末年的釣魚城,一個是北宋此時的太原城。

前者記錄著輝煌,後者承載著堅忍的精神。

完顏宗翰攻城,第一波是遠程攻擊。他帶來了很多大炮,也就是巨大的投石器。一聲令下,士兵們將鬥大的石塊扔進了城裏,砸得很準,畢竟經常幹這活兒。可惜的是,就因為太準了,全都白廢。

宋軍在城頭上設了很多虛柵欄,從外邊看像是城防設施,其實是空的。石頭砸過來,壞了就壞了。萬一砸壞了什麽,旁邊放著很多裝滿糠的布袋,堆上去馬上就能修復成功。

第二波是過河。

太原城邊是汾河,這條大河曾經被趙匡胤扒開過,把太原變成了一座水城,但是啥事也不頂,照樣打不進去。這條大河決定了太原護城河又寬又深,水流相當大。想要打到城墻邊兒,必須填平這條河。怎麽填呢?

大家舉著盾牌防箭,接下來用鐵鍬挖土填溝?開玩笑!等填平了,東路軍早就殺到開封城去吃獨食了。完顏宗翰有新辦法。他先準備了五十輛車子。這種車子下邊有輪子,上邊用巨大的原木搭成房子形狀,用生牛皮包嚴實,再鑲上鐵葉子。

這樣,哪怕是神臂弓也射不破了。

車子裏邊分成上下兩層,下層是推輪子的人,上層裝滿了填溝的東西。東西是復合的,分成三層。最下邊是大樹枝綁成的架子,中間是一層草席,最上邊才是土。將這三層東西一次性推進護城河裏,它們緩緩下沉,不會散架。緊接著,再推下去另一組同樣的東西,以此類推,直到河被填平。

這種填法,應該是無解了吧!

有解,只是要冒險。這種填法的妙處在於第二、三層,裏面的草席、樹枝是可以燃燒的,只要及時派人出城埋伏在護城河邊點火,就可以把它們燒毀,而剩下的那層土,光靠它們掉到河裏,就跟拿鐵鍬挖土填溝差不多。

在這之後,金軍又派出了攻城車、投石器等器械,輪番攻擊。

看到這裏,一個問題出現了。古往今來,金軍都被人們低估了。人們認為,他們是剛剛開化的女真人,只會憑著一身蠻力揮舞著沒有開刃的斧子砍人。和宋朝比起來,他們的戰械、戰略和經費都不如人家,唯一占優勢的就是能產馬。

太原城下的那一幕證明,這是錯的。女真人崛起快十年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更何況這樣一個滅掉東亞最大國家的新興民族?他們以戰養戰,吞了遼國,還消化了遼國。此時,無論是戰械、戰略,還是經費,金國都在宋朝之上。

這是毫無疑問的。

就算這樣,已經被圍困兩百七十多天的太原城仍然堅持著。能夠攻破遼國五京的金軍在城下一籌莫展。與此同時,開封城終於做出了一點反應。

宋朝命令府州(今陜西府谷)守將折可求率領麟州(今陜西神木北)士兵兩萬人,渡黃河援救太原。折家軍是當年抗擊西夏的猛將張岊所在的部隊。他們將從岢嵐(今山西岢嵐)、憲州出天門關,進擊太原,挑戰完顏宗翰。

命種師道出戰,出井陘(今河北井陘北),挑戰金國的東路軍。

任命折彥質為河北宣撫副使,率十二萬重兵駐守黃河南岸;李回為大河守禦使,率一萬騎兵為機動力量輔助。

加強真定府、中山府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