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青溪縣的真相(第3/6頁)

他十六歲進入西北軍當上三陽弓箭手,一直混在底層,默默無聞。到政和年間時,宋朝的南方發生蔔漏之戰,宋廷調西北軍精銳參戰,張俊很幸運在參戰部隊裏,這個據傳說在很小時,也就是在十六歲之前就當過強盜的小子殺得滿身血腥,終於脫離了大兵的身份。

回到西北時,他當上了都指揮使。

兩年後與西夏開戰,張俊沒擠進主攻隊伍裏,讓富貴從手指縫裏溜走了,他是從攻者,軍功見者有份,分了他個小小的“承信郎”。

這就是張俊的命運,他有力、有才、有心智,可惜的是沒根基、沒運氣,這兩個極端讓他的心靈強烈地扭曲著,他要富貴!要富貴!要富貴!

這種心靈的呐喊一直伴隨著他從少年走向青年,從青年逐漸走向中年。歲月蹉跎,時日無多,留給他的機會更少了,於是,當機會終於來臨時,他會加倍兇狠無所顧忌地撲過去,攔在前面的不管是什麽,哪怕是天地難容背信棄義,也別想擋住他。

我要富貴!

吳氏兄弟過得更加平淡,比張俊還要平淡。哥哥吳玠生性沉默寡言,每天除了練習弓馬,就是靜靜地讀書。久而久之,連軍營裏都會忘記他。

他屬於有任務就派人去叫,沒事兒連影兒也找不著的人。在這十八年裏,他隸屬於西北涇原軍,托武裝太監總是和西夏人掐架的福,他一點一點地升了點官。

這時他二十八歲,是義副尉、隊將。簡單地說,是個小隊長,或者大隊長……他的弟弟吳璘更加安靜,自始至終是哥哥的影子。哥哥是大隊長,他是小隊長,哥哥是小隊長,他是副班長。

這對兄弟相扶相助,一起走過了人生的各個紀念日。

韓世忠是國之少年中的異類,在十八歲那年他突然感觸,對當職業混混的日子厭煩了,那麽做什麽呢,他看了看自身條件,不當混混當山賊,不當山賊去當兵。

他走進了軍營。

這十八年走來,他的生活像是一只突出深山的猛虎。俗話說“狗行千裏吃屎,狼行千裏吃肉”,韓猛虎走到哪裏都吃肉,是大塊大塊地吃,痛快淋漓地吃!

進軍營先測試,韓世忠挽強弓騎劣馬,史書記載“勇冠三軍”。入伍沒幾年,宋夏戰爭爆發,韓世忠隨軍出塞,第一戰在銀州境內。那是一個小城,西夏人躲在城裏固守,拒絕出戰。

韓世忠一個人沖上城去,斬關殺將,把敵將的人頭扔出城外。宋軍士氣大振,一擁而進。第二戰在蒿平嶺,那裏被西夏人包圍了,韓世忠率領精銳騎兵去解圍,他順利完成了任務,可是覺得不過癮。

他從小路又回去了,這時敵軍雲集,眾寡懸殊,韓世忠不僅沒跑,反而率領人馬殺了過去。西夏人每隔十幾年就會遇上宋朝的個別超級猛人,比如當年的王珪、任福、劉昌祚等,但在幾十萬人廝殺的戰陣中,個人再猛也沒啥效果。

可韓世忠不同,他一生的戰役裏玩的就是個人英雄主義,他總能用極少數的兵力扭轉戰局,幹出不可思議的事來。比如這時,他居然把敵人給打退了。退了之後他還是不過癮,他問抓過來的俘虜,那個騎兵很厲害嘛,他是誰。

中獎了,那是西夏當時的駙馬,叫兀移。

韓世忠躍馬過去,一刀砍倒。接著繼續砍下去,直到西夏人全軍崩潰。

這一戰之後,西北軍裏全都知道有一個空前的猛人誕生了。他猛,他真猛,他太猛了!可是事情幹過了頭總會有點副作用。等論功行賞的時候,這種履歷報上去,連西北主帥童貫都不信了。

騙人是吧……武裝太監覺得郁悶,騙人居然騙到了俺的頭上。哼,這麽多功勞,有一個是真的就不錯了。對,只給他記一次功。

消息傳來,整個西北軍都為他鳴不平,憑什麽啊,這世道連英雄都沒法當!反觀韓世忠本人倒是沒什麽,在他的心裏,這不過多砍了幾個人,少拿點工錢而已,難道以後再砍不著了嗎?

切,急什麽!

於是,他罵聲鳥,轉身躥進軍營深處,去喝酒打架找樂子去了。機會很快就來了,他很幸運,被調上了最前線,去當工程兵。

前面說過,從範仲淹開始,宋朝不斷地在西北方面修堡壘,步步蠶食,把西夏人的生存空間擠掉。這一條是行之有效的,每一代西北大兵都在做,現在輪到了韓世忠。巧合的是,他所在的工程隊,隸屬於劉光世他爹劉延慶。

記住這條,事情只要和姓劉的沾邊兒,就沒個好。

韓世忠他們剛蓋起來個堡壘,起名叫天降山砦,就被西夏人占領了。這很窩火,但也平常,這種事常有,連城都被占來占去的,一個小兵寨子算什麽?

可韓世忠受不了,這是他蓋起來的。這人半夜起來獨自一個人摸上了寨墻,手起刀落砍了兩個西夏人,想了想,這年頭殺人講證據的,不然太監不認賬。他回身把兩個人頭切了下來,之後又想了想,殺人也要看時間、地點、人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