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生得奸詐死成笑話(第2/3頁)

堂堂的西夏現任國儲,和一個一歲大的嬰兒爭寵,讓一個正牌小舅子當攝政王……這得有多大的想像力,才能想得出來。又得吃了多少藥,才能相信呢?

所以非常妙,沒藏訛龐得出結論,只管去和寧令哥提,別怕任何風險。甚至最理想的結果,就是寧令哥去告發他,那樣是達到目標的最快捷徑。

懷著這樣的成算,他找到了寧令哥。之後發生的事,其實不能去怪這位太子有多腦殘,的確很好笑,沒藏訛龐一說他就答應了。至於為什麽,一來是他的年齡。2年前他才結婚,在盛行早婚的古代,他能有幾歲?二來是他的恐懼。

而不是傳統史書裏強調的憤怒。

老婆被搶,媽媽失寵,地位動搖,無論哪一點都的確讓他怒火中燒,可如果只是這樣,就能讓他怒到提刀去砍他老爸。那他應該比李元昊還李元昊,真是太有性格了。怎麽還能等到這時還不動手?真正的原因是他恐慌又無助。這點最要命,他怕,就像等死的犯人那樣,眼睜睜地等著失去一切。這時沒藏訛龐出現,帶給了他唯一的希望,再失去,就徹底完蛋了。

時間來到正月初一,那天李元昊在興慶府皇宮的正殿上接受朝拜,傳說當時紅日初升,但是暗淡無光,就像一塊血紅色的雲團虛浮在天空。朝臣一片驚恐,這是大兇之兆。可李元昊不介意。平生作惡多端,殺人無數,天陰了就當是上帝拉窗簾,有什麽大不了的?

他繼續威風,繼續享樂,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達到了狂歡的最高峰。他沒意識到有半點的危險向他靠近,事實上也絕對沒法事先察覺什麽。因為兇手居然是皇太子寧令哥本人。

從謀劃到動手,寧令哥自己全程操辦,不用任何幫手。沒有預謀,哪來的泄密?這時別提沒藏訛龐,這人很絕,他給寧令哥的所有幫助,只是一個退路——成功之後,馬上到我家來。我以國相的權力,把你扶上皇帝寶座。除了這句話,他遠遠地閃到了一邊,絕不摻合。

元宵節之夜,李元昊喝得大醉。醉眼迷離中,他向後宮走去,那是他的私密天堂,從沒有任何外人能夠進去。

這就造成了兩個事實,他身邊沒有護衛,寧令哥不是外人。他的親生兒子突然出現,拔劍就砍了過去。李元昊完全是憑著多年的戰場本能閃了一下,可惜真是喝多了,90%的腦袋都躲開了,唯獨他堅強挺拔的鼻子礙事。被寧令哥一劍削了下來。

瞬間血流滿面,劇痛中李元昊猛然清醒,他滿殿亂跑,躲避危險。可危險比他跑得還快,寧令哥瞬間就消失了。

他真的只是個孩子,看見父親滿身滿臉的血,立即就嚇慌了。他犯了第二個錯誤,這比他起心殺父還不可原諒。都見血了,怎麽的也得當場殺死吧!

沒辦法,年輕,可以蠢到無極限。

他直接跑去找沒藏訛龐,也不管是不是完成了合同。這回一路順暢,狂奔到國相家。沒藏訛龐很滿意,前面說過,只要寧令哥動手了,就至少有十多年的好日子過。還等什麽,他立即動手把末路王子抓住,沖進皇宮護駕,百忙中把寧令哥的媽媽野利氏也抓住,據說是第一時間全殺掉。至於為什麽這樣大膽,一來是忠心發作,無法抑制;二來殺人無罪,這是叛徒;三來李元昊已經挺不住了,他殘存的最後一點理智僅夠做出一個決定。

這時的李元昊可以贏得我們的尊重,想想整個鼻子被削掉,那都是軟組織,血是止不住的。大腦瞬間就缺氧迷亂,在這種沒法克制的疼痛昏迷中,他都清醒地意識到了最嚴重的問題。

自己必死,誰來接替他?他的國家,他的拓拔族由誰來保障安全?

僅存的兩個兒子,一個是殺父兇手,一個又實在太小,腦海裏做最後的掙紮,一定要想出個人來!他想到了自己的弟弟委哥寧令。這個弟弟沒什麽才能,可至少是個成年人,不會讓拓拔族的皇權旁落。

這是李元昊的遺願,這一時刻,讓人想起了他的祖父李繼遷。同樣是死於劇疼,同樣的擔憂身後事,可李元昊在根本點上就沒法達成願望。

他比不上李繼遷。李繼遷同樣兇狠狡詐,但對身邊人的壓榨殺戮遠沒有他這樣刻毒,小遷遷懂得有裏有外。所以年幼的李德明能夠當上黨項之王,部族都能服從。李元昊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容不下,至親的生母、舅舅、妻子、親信,都死在他的手上,臨死前才想了還有個弟弟,根本起不到作用。

這個弟弟在歷史上名不見經傳,能活到這時候,估計就是出類拔萃的乖巧加老實。這樣的人,進一萬步講,就算當上了西夏國王,能服眾嗎?何況國王是要競選的,這樣的人根本沒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