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君子在此諸神退位(第2/11頁)

和最近的這次定川砦之戰有關,葛懷敏戰敗之後,涇原路徹底被打穿了,範仲淹不顧一切地只帶了6000人馬出戰。平心而論,沒人敢說他有必勝的把握,弄不好他再敗了,宋朝就真的一敗塗地,再沒底牌。幸運的是李元昊主動撤退,他要的不是決戰。

滕宗諒當時是涇州城的知州,戰火燒到他的城下時,他比涇原路上的大老板王沿還要慘,沒有兵,只好征集了幾千個農民穿上軍裝在城墻上站崗。這跟等死差不多,連他在內,涇州城裏一片驚慌,全體發抖。

幸好來的是範仲淹。滕宗諒的“罪行”就在這裏犯下。他大擺酒宴歡迎老朋友,款待增援的部隊,還到寺院裏為定川砦之戰陣亡的將士們做法事,一系列舉動做完之後,宋史官方也承認,當地居民的恐慌情緒大大地緩解了。

我軍威武,增援迅速,還怕什麽?但是問題也出現,做事是要花錢的,滕宗諒沒法點石成金,他動用了官銀。

梁堅查得很仔細,前後一共是16萬貫,他當場就要滕宗諒交出使用明細,把所有的帳目都交出來。結果滕宗諒只能列出10萬貫的去向,其它的就實在沒法說清了。

梁堅很滿意,要的就是這種結果,交不出來最好。他沒給滕宗諒再解釋的機會,立即就消失了。不過沒回開封,而是跑到了河北路麟州方向。

他又去找張亢的毛病。

張亢是臨危受命,解救宋朝河北整路百姓的人。沒有他,宋朝已經丟掉了豐州城一帶的廣大國土。更不用說他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李元昊,為宋朝爭得了巨大的榮耀。

可是在禦史台來看,不管你有多大的功,也要查一下你是不是很“貪”。是不是手腳和滕宗諒一樣的不幹凈呢?

為了節省篇幅,我們就不繞彎子了,直接切入這件事的重點。當時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種“貪汙”一查一個準,宋朝邊關的守將們,都有大筆的超巨額款項去向不明,如果再查,還能查到他們有超多的灰色收入。

最早的例子就是青澗城裏的種世衡,他在戰爭期間就被調查過,如果沒有龐籍保他,他早就被撤職查辦了。當時他非常感動,對龐籍說。“世衡心如鐵石,今為相公落淚。”都被逼到了這個份上。

他的錢是哪兒來的?青澗城自主經商,不向開封上稅,這不是挖宋朝的墻角是什麽?那麽錢又哪兒去了?要人上戰場賣命,你得給錢!宋朝官方給的那點銀子,七折八扣的到士兵手裏,都不夠買碗酒喝的,憑什麽讓人把命交給你?!

所以滕宗諒、張亢都手腳不幹凈,他們得用各種手段弄到錢,再把錢給部下們發下去。這樣才能調動起只認錢,沒太多覺悟的宋朝禁軍。實例請參考張亢是怎樣成功的,以及劉平是怎樣失敗的。

戰場上的宋軍都能擠到主將身邊要賞錢!

話說到了這裏,應該知道禦史台的人,賈昌朝們是怎樣的卑劣了,這完全是瞞心昧己,揣著明白說糊塗,還沒卸磨就想殺驢。戰爭警報還沒有完全解除呢,就想著怎樣禍害自己人!

梁堅在河北路轉了一圈,把張亢的“罪證”也收集好了,這才回開封。任務圓滿完成,歐陽修你這個後生小子,就等著哭吧。先放過你,小幫兵沒工功夫理會,要第一步就搞臭你們的黨魁,讓皇帝陛下看清楚,所謂的君子都做了些什麽。

官方記錄裏仁宗皇帝大怒,關鍵是他心疼。西北打仗,根據他的性格我們可以知道,死的人越多,他就越難過。其實這都是他的大機遇啊,多可惜,他楞是給錯過了。

不是冗兵嗎?把禁軍源源不斷地派上去,多死幾批,什麽麻煩都沒有了!老天原諒我,這並不是我人品惡劣,順口胡說。現代戰爭學家早就總結過了,戰爭之所以爆發,就是戰備物資太多,必須得消耗。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這樣打起來的。

在宋朝也是這樣,李元昊不就是消耗夠了,才回心轉意的嗎?

現在拋開死人談金錢。前面說過,宋朝的國庫都空了,皇帝的私房錢,內庫也被掏出來當軍費,勒緊褲腰帶供養你們這些大兵,可是竟然拿俺的錢中飽私囊!憤怒中仁宗的腦子急速運轉,好多年前的事突然間變得清晰。

滕宗諒,很熟嘛,當年俺只是和宮裏的妹妹們多親近幾次,這人就曾經上書說:“陛下日居深宮,流連荒宴,臨朝多羸形倦色,決事如不掛聖懷。”整個一個縱欲過度,頭腦發暈的小色鬼!

越想越怒,來人,派人繼續去西北清查,把滕宗諒的問題仔細研究,當作典型來推廣。不過真是悲哀,他的命令剛下,禦史台裏也意氣勃發,正想大幹一場,結果梁堅先生突然間掛了。

這位把貪汙分子滕宗諒、張亢挖出來的大檢查官不知怎麽搞的,是興奮過度?勞累過度?還是自知有愧,辦了缺德事,就不知道了,反正迅速病倒,迅速病死,徹底重新做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