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下不過二三事(第4/10頁)

死人了,有人白晝當街殺人,而且殺完就逃,不知去向。

事情是這樣的,開封城裏物業繁華,三教九流什麽人都有,有商人,也有乞丐。這一天,就在靠近皇城根兒的一家大店鋪門前,一個乞丐堵著店門破口大罵,汙言穢語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罵得精彩,聽的人多,無論店主人怎樣賠禮道歉都不好使,最後好不容易大家夥兒才聽明白,這位嘴特臭的乞丐之所以這樣激動,就是因為主人家施舍給他的東西不合他心,而且數量不夠。

群情激憤,這丫真是欠抽!不過罵歸罵,乞丐揚揚自得,乞丐怕什麽?除了大狼狗,啥也不怕。於是該乞丐的罵聲鋪蓋面更廣,在場所有人的家屬都被他問候了一遍。突然從人叢中沖出一人,拔刀就捅了他個對穿。沒等現場的人反應過來,這人扔下刀,沖出人群就跑了。

大快人心,不過這事也捂不住了。第二天,開封城的官員就上報給新任皇帝趙光義。趙光義大怒,立即上綱上線——這是五代時隨意殺人的陋習,一定要抓到兇手,立即嚴辦,刹住這股歪風邪氣!

有關部門不敢怠慢,全力辦案,很快就把結果上報——殺人的是店主人,動機是實在氣不過。

趙光義很高興,說愛卿,你能如此用心辦案,真讓我欣慰。不過,你最好再復查一遍,可別冤枉了好人啊。下次把那把殺人的刀拿來。

幾天之後,該部門把兇器、獄詞一並呈上。程序走完,贓、供俱在,這案子結了。

趙光義卻再一次問,真的審好了?

該官回答,審好了。

趙光義突然轉頭對身邊的小內侍說:“取吾鞘來!”

片刻之後,小內侍拿來了一只刀鞘,直接下殿,把那只殺人的刀放入刀鞘,嚴絲合縫!

趙光義拂袖而起,怒視那個目瞪口呆的官員:“如此,寧不枉殺人!”

一邊派人去殺人,一邊嚴令下屬去查案,趙光義在廟堂之上瞬間就戳穿了手下人屈打成招、草菅人命的小把戲。

一舉數得。

先是明白無誤地告訴所有屬下,我的眼睛是雪亮的,誰也別想在我面前玩花樣。第二,發出信號,給所有人提個醒,我再不是以前那個好說話的晉王了,我、是、大、宋、天、子!從此都把位子給我擺正嘍。第三,我要刷新吏制,新朝需要新氣象,各部有司注意了,從此要清白做人,努力做事!第四,如果真的有第四的話,就更加妙不可言了。

開封城裏的命案,歸誰管——開封府尹。這時的開封府尹是誰啊?趙廷美!

小三啊,別看我給了你個官兒當,可得小心辦事喲……不然別怪二哥沒給你打預防針。

要整頓官場,光憑這一件小事,死了一個區區的乞丐還遠遠不夠,要震懾天下,就要選一個大官來開刀,誰呢?趙普。這太妙了,於公於私,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趙普都是最好的,唯此一人的目標。

為了效果,同時也為了快樂,趙光義選用了上乘的官場手段,一切都進行得公平合理,了無痕跡,但是絕對會達到目的。

他派了一個叫高保寅的官去做懷州的知州。懷州,正是河陽三城節度使、同平章事趙普的轄區。高保寅剛一上任,幾乎連懷州衙門裏有幾棵樹都沒數清,就立即上奏——趙普犯規了!他什麽事都管著我,我請求按照太祖定下的規矩,“罷節鎮領其支郡”!

好了,趙普就算有心理準備,都恨不得找塊豆腐一頭撞死。不是別的,罷節鎮、收支郡,恰是他當年給趙匡胤出的好主意,結果沒想到他自己也有當節度使的一天……啥也別說了,作法自斃!

但是別忘了,他叫趙普,歷史可以證明,如果趙光義是“無所不能”,那麽他就是“總有辦法”。別管局勢怎樣惡劣,甚至連皇帝都想做掉他,他都會有辦法。

趙普主動申請把支郡權交出去,把自己的節度使頭銜徹底變成榮譽銜,這都不算,他還作出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堪稱找死的決定:他要進京。

名義是給趙匡胤發喪,為老領導送最後一程。

這個名義太光明正大了,連趙光義都沒法拒絕。那麽好吧,你就來吧,趙光義磨刀霍霍向趙普,就等著肥豬拱圈送上門。但趙普就是趙普,他來了,卻讓你沒法下刀。因為他挑了個最好的時機,在趙匡胤的其他老同志,如安遠節度使向拱、武勝節度使張永德、橫海節度使張美、鎮寧節度使劉廷讓、歸德節度使高懷德等人一起都來朝拜別趙匡胤,並朝賀趙光義登基時,他才來。

趙光義總不會當著這些人來砍他的頭吧?因為這是“太平興國”之年啊,要太平,才能興國。於是趙光義牙齒恨得癢癢的,卻只能笑得呵呵的,老同志們都辛苦了,來,大家繼續加官晉爵——向拱,你和張永德一樣,做左衛上將軍;張美,你是左驍衛上將軍;劉廷讓,你是右驍衛上將軍。趙普……你嘛,你與眾不同,這樣吧,你來個最高档的,你來做太子少保,而且我很愛你,天天都想見你,你不用回去了,就留在開封吧!對了,還有,你也老了,別太累著,同平章的使相之權,就不再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