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一個員工是怎樣折磨自己老板的(第2/9頁)

這一切都說明了,雖然劉承佑幫了柴榮的大忙,把郭威的兩個親生兒子都殺了,可在別人的眼中,柴榮仍然是個不尷不尬的假太子。就算是現在尊貴,但是將來呢?誰能保證郭威從此就再也不能生育?後周皇帝的寶座,看著似乎離柴榮很近,但是差之毫厘謬之千裏,也許終柴榮一生都無法企及。

而且不僅如此,這時柴榮在官場上還多出了一個有進無退,不顧生死一定要給他添亂的政敵。這個人別說是他柴榮,就算是郭威,一時半會兒都不敢動。

這人就是後周立國第一功臣,時任宰相兼職樞密使的王峻。

王峻是一個值得細說一下的人物,通過他我們能看到五代十一國裏典型的權臣形象,他的升、降、興、衰都非常具有代表性。

此人最初走向社會,並不具備人們常規意識裏的所謂文韜武略等成大事者的基本能力,他最擅長的是唱歌。那時還是後梁的時代,他投奔了一位叫張筠的節度使,能做什麽呢?只能是唱唱歌,陪陪酒,形象和地位真的不能算太高,而且他的生活還極不穩定,得隨時準備朝秦暮楚。

另一位高官租庸使(管錢糧稅收)趙巖到張筠家做客,王峻的歌聲讓趙巖大為傾倒,於是張筠就非常風雅慷慨地把王峻當做禮物送了出去。

王峻跟著趙巖差一點丟了腦袋。

後唐滅梁時,李存勗殺了趙巖全族,王峻極其機警地逃出了趙府,躲到了民間逃過一劫。躲了很久之後,王峻才敢再出來,投靠了另一位大款三司使(這個職位厲害,無論是五代時還是宋朝時,都是財政一把大臣)張延朗,可是終日應酬見多識廣的張延朗卻對他並不感冒,而經過了生死大劫的王峻也已經脫胎換骨,他不再在乎風月場上的冷熱,而是對張延朗身邊發生的一切冷眼旁觀,心裏不斷動著念頭。

時機來了,後晉石敬瑭這個人盡可爹的雜種起兵滅掉了後唐,張延朗像趙巖一樣被新主人殺掉,張延朗的全部家產包括奴婢也包括王峻都被當做獎品賞給了時任後晉大將的劉知遠。不知道王峻用了什麽手段,有過什麽表現(實在沒辦法,史料上查不出具體事跡),他從一名陪酒伶人,一躍而成為領兵的將官,而且官運亨通,在劉知遠開國後,進封為客省使,成了當時的樞密副使郭威的親信死黨。

再後面發生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王峻在郭威造反稱帝的一系列行動裏充當了最重要的副手角色,因此一步登天,成為了後周朝裏郭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朝臣領袖。

縱觀王峻的發跡,是典型的起自微末,達於青紫,全憑個人努力自學成才。他一直在進取,在不顧一切不計生死一定要成功不然就去死的進取,才有了這時的成績。那麽達於巔峰了,下面還要再做什麽呢?是繼續進取?那就是取代郭威了。可這是個強悍到不切實際的夢,公平地說就算是到了人生後期,有些顛三倒四不知所謂的王峻都沒有動過這個念頭。

那麽就像馮道那樣從此做個和事佬不倒翁,高官厚祿終此一生怎麽樣?

也不行,馮道更是不可復制的。中國幾千年歷史,馮道這樣的高人只此一家,絕無分號,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來。而讓已經習慣了進取並且只會進取的王峻去學習馮道,只會變得不倫不類自取滅亡。要知道人是有自己的政治符號的,搞混了只會倒得更快。

就這樣,王峻在變幻詭異動靜無常的政治旋渦裏迷失了。

他先是非常清醒地意識到,無論是在眼前還是在不遠的將來,能威脅到他後周朝臣第一人地位的,只有柴榮。為此,他利用職權巧妙地把柴榮固定在了其封地澶州,不管有沒有事,或者怎樣請示,都別想踏進開封一步。至於和郭威單獨見面,更是想也別想。在接近整整三年的時間裏,除了年慶朝賀等極特殊的日子外,柴榮只等到了一次機會來鉆空子,那是他趁著王峻奉命外出監修河堤的機會,偷偷地溜進了開封,想和老爹見面說說心裏話。可是沒承想王峻爪牙遍布,馬上就得到了信息,王峻立即放下了手中所有事情趕了回來,其結果是柴榮不得不灰溜溜地返回了澶州。

此人的強悍跋扈可見一斑。

不僅如此,王峻對郭威也相當的不遜。按說這非常不理智,但是為官處世有時候就像用兵一樣,似危實安,運拙勝巧,王峻的為官之道好有一比,就像後來的清臣曾國藩與李鴻章,誰能說得清這兩人到底誰高誰低呢?

眾所周知,曾國藩功成之後,戰戰兢兢克己自守,以極度的謙退來維護身家性命和賢臣名聲,而他的弟子李鴻章則恰好相反,為了生存,為了讓所有人都奈何不了自己,快意無忌的生存,李鴻章大把抓權死不放手,自謂英雄不可自翦羽翼。雖然後人揚曾抑李,但是當時的當事者到底誰活得怎麽樣卻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