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流氓當皇帝

街頭混混與真龍天子

大漢帝國的創始人——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56年出生,沛郡豐邑人,也就是現在的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一帶。劉邦本名劉季,排行第三,上面有兩個哥哥,往下有一個弟弟。他的父親被稱為劉太公,母親被稱為劉媼。按照現在的理解,劉太公就是劉大爺,劉媼就是劉大媽,都不是正式的稱呼,而是當時社會中的俗稱。

劉太公為人勤奮,積累了不少家底,在當地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他為人豁達,待人親切和氣,對於喝喝小酒、曬曬太陽的生活情有獨鐘,日子過得滋潤有味,用現代的話來說,也算是中產階級了,過的絕對是小康生活。劉太公的大兒子叫劉伯,二兒子叫劉仲,又稱劉喜,劉季是老三,另有一位小兒子叫劉交,與三位哥哥屬於同父異母。

伯、仲、季,是古代用來表示長幼排行次序的稱謂。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貴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後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如伯禽父、仲尼父、叔興父等。劉太公家的劉伯、劉仲、劉季,翻譯過來就是劉大、劉二、劉三。那麽,劉邦排名第三,為什麽不叫“劉叔”反叫“劉季”呢?其實,“季”也有“老幺”的意思,一般家裏如果不是正好四個孩子,最小的孩子都可以用“季”來稱呼。比如周文王的父親三兄弟分別稱:太伯、仲雍、季歷,沒有叔。劉邦的弟弟劉交,是同父異母所生,至於為什麽取名“劉交”,歷史文獻裏並沒有詳細的記載。另外,劉太公並不是一個很有文化的人,平常可能並不會“劉伯”、“劉仲”、“劉季”地叫,更可能喊“劉大”、“劉二”、“劉三”。

關於草根皇帝劉邦的出身,有一個神奇的傳說。劉邦的母親有一天夢到與神交合,這時突然電閃雷鳴,劉太公定睛一看,有一條蛟龍在他老婆身上。之後,劉媼便懷孕了,足月之後便生下了劉邦。劉邦出生就不同於一般人,史書中記載,劉邦是個標準的美男子,身高七尺八寸,高鼻梁,寬額角,還有一把長長的胡子。總之是一副大富大貴的相貌。更奇怪的是,他的左腿還長有72顆黑痣,應驗了傳說中赤帝火德七十二日的征兆。

其實,關於劉邦的這些離奇出身和各種傳說故事,顯然是劉邦做了皇帝之後人們編造出來的,用意當然是說劉邦不是普通人,是真龍天子,因為那時君權神授的理論很容易被人們接受。畢竟腿上長七十二顆痣的人還是很少見的,甚至有人懷疑人的身上到底能不能長這麽多痣。據醫學專家說,一大片點狀痣簇生在一起是可能的,然而這是一種疾病。

劉邦生來一點也不像劉家的人,他的兩個哥哥做事勤勞,為人上進,可他雖然生得人高馬大,身強體壯,卻沒有繼承家族的優良傳統,從小不喜歡讀書,更不喜歡幹農活,常常呼朋喚友、尋歡作樂,幹一些偷雞摸狗之類的事情。氣得劉太公常罵他敗家子,可他對此毫不在意,左耳進、右耳出,權當沒有聽見。劉太公氣得咬牙跺腳,但也沒有辦法。

劉太公常常想,兒子這麽不求上進,找老婆恐怕是個問題。但畢竟是自己的兒子,當老子的總不能不管,還是得想個長久之計。於是,劉太公就用自己的家底為兒子謀了一官半職,買了一個沛縣泗水亭亭長的小官。亭是秦朝時的地方行政單位,秦朝的基本行政區劃是郡縣制,秦始皇時天下共劃分三十六郡,後增至四十余郡,下再設鄉、亭、裏。亭有兩種:一是城裏的亭,級別跳過鄉,相當於現代城市裏的區;第二種是鄉下的亭,相當於現在的鎮,或處於交通要道之上。這樣的亭具有旅館和驛站郵遞的作用,而亭官同時又負有督禁盜賊的責任。亭的主要官吏是亭長,由縣吏任命,職責是維持地方治安,並聽從縣尉指揮,相當於鎮上的鎮長兼公安局長。

有了這個差事,劉邦更是瀟灑自在了,不用每天聽老爹在自己耳邊念叨,可以盡顯流氓本色了,用現在的話來說,劉邦的前半生過得是挺“任性”的。雖然官不大,甚至還挺小的,但是在擔任泗水亭長期間,劉邦卻也過得悠哉樂哉。雖然是個混混,但他有一副俠義心腸,而且擅長交際,這個看起來很不起眼的小官提升了他人際關系網絡的層次,他的朋友更多,也更鐵了。在泗水亭認識的朋友,都成了他日後打天下最忠實的夥伴,比如張良、蕭何、曹參、夏侯嬰……這些堅實的後盾,為劉邦打天下奠定了基礎。

古人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劉邦三十歲時還沒有成家立業,由於“混混”的頭銜早已遠近皆知,沒有人願意把自己的閨女嫁給他。那個年代還不流行“裸婚”,就這樣一直到四十多歲,劉邦依然單身,每年都過“光棍節”。然而,命運是一件無法捉摸的事情,“種豆得瓜”有時候也並非不可能,劉邦就遇到了他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