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各自的算盤(第3/3頁)

聽到羅斯福這麽說,丘吉爾光光的腦門滲出了些微的汗珠。

“您說的對,總統先生。”丘吉爾說道,“這種情況,同樣也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我們還是不要再指責我們的中國盟友沒有盡力吧。”羅斯福說道,“中國已經很好的替我們分擔了壓力,給我們爭取了寶貴的時間,我們現在應該做的,是怎麽利用好這些時間。”

“無論如何,北非必須要保住。”丘吉爾說道,“不能讓德軍進入中東,和布爾什維克們會合。”

聽了丘吉爾的建議,羅斯福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對於聯合王國,現在最主要的任務,是要保護澳大利亞不受日本海軍的威脅。”丘吉爾仍然沒有提英國本土的情況,而是操心起澳大利亞來。

“美國對澳大利亞的各種支援一直沒有停止。”羅斯福明白丘吉爾的意思,“只是澳大利亞可用於作戰的兵力太少了。”

“我已經下令從印度和緬甸抽調兵力來防守澳大利亞。”丘吉爾說道,“只是我們的艦隊還在同德國人戰鬥,在東方的作戰艦艇不足。”

兩個人又談了一番之後,丘吉爾起身告辭,回他自己的房間休息了,屋子裏只剩下了羅斯福和霍普金斯。

“首相閣下似乎並不擔心英國本土的情況。”丘吉爾走後,霍普金斯對羅斯福說道,“真是奇怪。”

羅斯福笑了:“我不知道這是怎麽回事。我希望能在一兩天內把事情弄明白。不過我有一點很有力的懷疑,”他說話的時候,特別著重“懷疑”這兩個字,“我覺得我們的朋友戴高樂沒有來是因為我們的朋友丘吉爾根本就沒有請他來。我有相當充分的理由相信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只要丘吉爾和他的外交部有要求,戴高樂是什麽事都願做的。”

“您為什麽這麽認為呢?”

“利害相同,英國人準備保持他們在殖民地中的地位與勢力,他們也準備幫助法國人保持他們在殖民地中的地位與勢力。丘吉爾是一個維持現狀的偉大人物,他的臉就活像是永遠維持原狀,是不是?”

“沒錯。他現在只想要保住英國的殖民地。英國的復興希望,現在完全得依靠殖民地了。”羅斯福的話讓霍普金斯想起了以前和丘吉爾的爭論。

羅斯福沉默了一下子,突然微笑了起來,好像是發現了什麽秘密思想似的。

“您在笑什麽?總統先生?”

“我在想蒙巴頓,”羅斯福回答,“你知道為什麽丘吉爾這次把蒙巴頓也帶了來?他來的目的就是想說服我,想告訴我派登陸艇到澳大利亞和印度去是多麽重要的事。”

羅斯福看出了霍普金斯眼光中驚訝的神情,於是他繼續說下去:

“他當然是擔心澳大利亞!擔心緬甸!英國人想要克服困難。這是他們第一次對太平洋戰爭表示真正的關心,為什麽呢?為了他們的殖民地帝國!那都是英國殖民地問題的一部分。緬甸影響印度、越南、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它們都是互相關聯的。要是裏面的一個獲得了自由,其他的便會跟著要求學樣子。這就是為什麽丘吉爾要那麽關切地把戴高樂藏在他的角落裏。戴高樂和丘吉爾的思想完全相同,他也絕對不願意看到一個殖民地帝國在這次戰爭中消失。我從國務院時常聽到關於他的報告,在我們攻入非洲以前,墨非就一向負責處理我們和法國的事務,他在屢次報告中都說吉倫是可以用未平衡戴高樂勢力的唯一的人物。戴高樂預備在法國組織一個一人政府。我簡直想不出另外一個人比他更靠不住的了。他的整個自由法國的組織裏充滿了警察和間諜,他用密探來偵察他的人民。在他看來,所謂言論自由就是剝奪人民批評他的自由。在這種情形之下,誰又能完全信任在戴高樂背後支持他的那個力量呢?”

“這和蒙巴頓又有什麽關系呢?”

“他們預備選他來做一個嶄新的戰場的最高總司令——西南亞戰區,可是你用不著擔憂。我懷疑他們是否有能力說服金海軍上將。”

羅斯福說到這裏,打了個呵欠,霍普金斯站起身預備走了,可是羅斯福卻擺了擺手,叫他再坐下。

“別走,”他說道,“還早著呢。再說,我還有很多話要談。”

他又談到了戴高樂,說他的身體、他的靈魂、他的一切都是英國人的,說英國給他金錢、物資、以及精神上的援助使他能夠建立起在倫敦的自由法國政府並且開展在法國的地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