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空中女傑(第3/3頁)

隨著戰爭的重心越來越向西移,她們每天都飛臨這一地區。這裏在地理上對於防禦方極為有利,攻擊方可以利用的道路卻寥寥無幾。一段時間以來,她們進展緩慢,以致有人認為她們僅僅是在消磨時間。

此時雲層密度很厚,雲高730米。這意味著,她們要穿越雲層飛行,目標處雲層厚1800米。整個聯隊都起飛了,今天她們的實力是30架,按照編制她們應該有80架,但是數量並不是決定因素。遺憾的是,由於單發的“金絲燕”不具備盲飛的能力,她們的領隊機只好擔起了這個責任,依靠不多的儀表幫助引導航向:水平儀、轉向指示儀、垂直速度表。其余飛機一架挨著一架飛行,每個飛行員一瞥眼就能看到相鄰飛機的機翼,以此來保持隊形。在濃密的烏雲中飛行,必須將飛機之間的翼尖距離控制在2至3米以內。如果大於這個尺度,就有可能把相鄰飛機撞下去甚至沖撞下一架飛機。想一想這樣的結果都感到恐怖!因此在這樣糟的氣象條件下飛行,全中隊的安全在極大程度上依賴於領隊機的儀表領航。1800米下方仍罩在濃雲中;由於個別飛機離隊,編隊隊形稍受影響。

現在她們又靠攏了編隊。仍然看不到地面。按照飛行時間計算,她們應當很快就飛臨目的地了。現在雲層薄了一點。她們的下面閃現了一線藍天,接著看到了水面。她們應該正在接近目標,但她們究竟在哪裏呢?無從知道,因為雲層的裂隙微乎其微,雲層密度仍然很厚;偶爾在這裏或那裏,濃湯一樣的雲層稀釋了些,顯露出孤立的縫隙。突然間,透過這樣一個縫隙,楊靜怡看到了些東西,立即呼叫於小鳳上尉。

“紅楓3號呼叫約楓1號……請回答。”

“紅楓1號呼叫紅楓3號,請講。”

“你在嗎?我發現我們下方有艘大船……我猜是敵人的運輸船。”

她們正說著,於小鳳已經降低高度,隨即消失在雲層縫隙中。二話不說,楊靜怡也俯沖下去。宋慧艷少尉跟在她後面。現在她們看清了,那是一艘敵人的武裝運輸船無疑。楊靜怡壓住興奮情緒,集中精力,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她只有幾秒鐘的機會。她們幾個必須擊中敵船,因為不可能全編隊都能穿過雲層縫隙,敵船和雲縫都在移動中。在她們俯沖到雲層底部也就是730米高度前,敵人的高射炮難以發現她們。當她們在連綿的低雲層之上時,敵人的高射炮只能借助聽音器開火,難以發揮火力。這樣就好:俯沖,投彈,返回雲端!於小鳳投下的炸彈正在下落……近失彈。楊靜怡按下了投彈按鈕,給敵人送去了死亡。

楊靜怡投下的炸彈命中了敵船的後甲板。幾乎同時,她看到火焰噴湧而出。她不可能多看會兒,敵人的高射炮在瘋狂吼叫著。在另一邊,其它飛機不斷鉆出雲縫俯沖下來。這時蘇聯高射炮已經意識到了“卑鄙的中國候鳥”來自何方,集中火力對準了這個方向。她們則利用了對她們有利的雲層,爬升到了裏面。

然而,楊靜怡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沒法子全身而退了。

致命的高射炮火伴隨著她們。她從來也沒在別的地點和戰區碰到過這樣猛烈的火力。她估計,在這一片的目標區域,大概集中有100多門高射炮。蘇聯高射炮噴射出一片火力雲。如果炮彈在距離3到4米外爆炸,在飛機上是聽不到的。她們聽不到單個炮彈的爆炸聲;她們聽到的是一片持續不斷的暴風雨般的噪音,就像末日來臨的敲擊聲。

河面的開闊水域遍布著浮橋、駁船、小艇和木筏,它們都受到高射炮的防護。俄國人利用一切可能的地方部署對空武器,她們這些領頭的飛機總是在2700至3000米的高度飛行;這太低了,但此時她們只考慮要命中目標。當對著船只俯沖時,她們放下減速板來降低俯沖速度,這樣能有更充裕的時間觀察目標並修正瞄準角度。瞄得越準,收獲越大,這一點具有決定作用。但降低了速度就使得敵人的炮火可以輕易把她們打下來,特別是當她們越過敵人陣地上空俯沖攻擊後,很難迅速爬升起來,這時對她們來說最危險。她們一般在俯沖後不拉起來,這一點與飛在她們後面的那些轟炸機不同。她們采用的是不同的戰術,就是全速緊貼水面超低空脫離。然後,她們在敵人控制下的地域上空采用廣泛的躲避動作。離開那片空域後,她們才能自在地喘口氣。她們這時吸入肺中的每一口空氣都是她們拼死贏來的。作為優秀的飛行員,她們不會議論有什麽困難,爭論只會浪費精力,她們只是奉命行事,一再地沖入地獄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