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巡閱使會議(第3/3頁)

程璧光一下飛機,即令前來迎接的田健治郎降下機場上的日本國旗,並撤去所有日本殖民機構懸掛的日本國旗。田健治郎答應照辦,日本國旗旋即在台北上空消失,代之以中國之五色國旗。台北市內外同胞見國旗升起,不約而同肅立致敬,繼而歡聲四起,有白發老翁含淚對兒女言:“吾等本都是中國人,而今又重回祖國之懷抱矣!”

當時在台灣的日軍與警察計有20萬之眾。據傳,一些日軍官兵叫囂誓與台灣共存亡,又有少壯派軍官與漢奸相勾結,策動所謂“台灣自治運動”。楊朔銘聞訊,決定派遣6個師、20艘軍艦及2個飛行大隊開赴台灣參加接收,堅決彈壓負隅頑抗者及“台獨”分子。3月17日,入台接管的華軍先頭部隊,在福建鎮守使李厚基的帶領下,浩浩蕩蕩開進基隆港登岸,台灣行政長官公署及警備司令部的屬員同時到達。基隆市民圍聚碼頭,爭睹接收部隊的儀容風采,不少人為搶占有利地形,徹夜露宿等候。華軍部隊從基隆乘火車往台北的路上,無以計數的民眾鵠立道旁,綿延不斷直至台北車站。不數日,中國政府陸海軍接收部隊陸續入台,進駐各要塞、炮台及碼頭。

1922年3月25日上午9時整,短短5分鐘的受降儀式,結束了日本對台灣長達28年的蹂躪。

3月24日,“徐元錦從福州乘艦出發,定今日赴台”的消息見諸報端。他從福州啟程前,旅閩台灣同鄉會舉行了歡送宴會,致了熱情洋溢的歡送辭。徐元錦致辭答謝,公布治台方針:在台灣切實發展民生,普及國語,推進教育,增加台民福利,建設安定繁榮的新台灣。

當天午後2時,徐元錦與美國陸軍少將布雷德利、海軍上校施奈德,自福州乘艦出發,不久即到達基隆。在港口碼頭,國旗、彩旗似潮翻卷。當徐元錦步下舷梯時,軍樂大作,歡呼聲、掌聲響成一片。徐元錦檢閱儀仗隊後,與前來歡迎的台灣各界人士熱烈擁抱握手,互致問候。

在距離碼頭百米外的一角,孤零零地站著一排神情沮喪的日本人,那是以台灣總督田健治郎為首的日本軍政頭目。當看到徐元錦一臉勝利者的微笑走來時,一個個低眉垂頭,顯得十分尷尬。台灣名流林朝琛把徐元錦介紹給日方代表:“這位是台灣省接收主官、台灣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徐元錦上將。”田健治郎則立正敬禮,強作出一副笑臉:“歡迎徐將軍。”

在到達台北後,徐元錦發表了簡短的講話:“本人奉中國政府命令來台灣,非為做官,而是為做事,是為使台灣重歸祖國,為台灣同胞謀福利。切望各界密切配合,共同為建設新台灣而奮鬥。”他又向雲集在此的中外記者宣布:“明日上午9時,行接收典禮。”1921年3月25日,晨曦初露時,台北各界人士紛紛湧來公會堂,接收典禮將在這裏舉行。會場內處人山人海,都想親眼目睹翻開台灣新紀元的莊嚴一刻。

8時25分,樂隊高奏勝利進行曲,身穿嶄新陸軍中將軍服的徐元錦緩步走入大廳,他的身後緊跟著台灣警備副總司令王凱、司令部參謀長劉德義、行政長官公署秘書長呂明揚、海軍第二艦隊司令程璧光。

日方全權代表田健治郎等5人,則早已奉命到達,等候另室,聽從傳喚。

大鐘敲了9下,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呂明揚宣布:“中國台灣省接收典禮開始。”

以田健治郎為首的日方代表,在中方人員指引下,低著頭魚貫而入,至席前站成一排,向徐元錦行禮。徐元錦請他們在席前坐下。接著,徐元錦起立,以莊重的聲調宣讀接收文書:“中華民國11年3月25日,本官奉中國政府海陸軍最高統帥徐世昌大總統之命,為台灣接收主官,茲以第一號命令,交與原日本台灣總督兼台灣軍司令田健治郎。依照此項命令,台灣全境及澎湖列島應交還中國,所有日本在台灣及澎湖列島的陸海空軍和警察,均應於營地集合,聽候處理,希即遵行。”

田健治郎微微點頭應諾。台灣警備司令部參謀長劉德義把受降書與“第一號命令”交與田健治郎。田健治郎躬身接過,匆匆掃視一遍後,用毛筆簽上了自己的名字。這時,中外記者的照相機,不約而同對準了田健治郎,鎂光燈閃爍,“哢嚓”聲不斷。田健治郎大約是心裏緊張及對此感到羞辱,手指顫抖幾至難以握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