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守株待兔?(第3/3頁)

“約克”級戰列艦的標準排水量為43500噸,滿載排水量為48300噸,艦長227.8米,寬30.4米,吃水9.3米,動力裝置采用32台“瓦爾特”鍋爐,3組“布朗”蒸汽輪機,最大功率為95000匹馬力,4軸4螺旋槳驅動,雙舵並列。最大航速為32.3節,續航力14節時為9500海裏。主炮采用8門403毫米(15.9英寸)45倍徑主炮,四座雙聯炮塔。副炮采用12門150毫米(5.9英寸)45倍徑炮,炮座單裝。此外還有8門88毫米(3.5英寸)45倍徑炮作為防魚雷艇和防空炮8門,炮廓單裝。

“我對我們的小夥子們有信心,他們將在戰鬥裏成長。”弗蘭克艦長說道,“不管怎麽說,眼下我們再也沒有別的軍艦可派了。想要截斷英國人的航線,就只能依靠她們了。”

路特上將聽出了弗蘭克艦長話裏隱含的悲涼之意,有些難受地點了點頭。

由於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已經給德國的經濟造成了致命的傷害,德國造船工業全力以赴才得以建成“威廉大帝”級戰列艦和“約克”級戰列艦,而為了這些鋼鐵巨獸,德國人不得不犧牲了其它的造艦計劃。因此弗蘭克艦長才會有“無艦可派”的感嘆。

“希望這該死的天氣快點過去。”路特上將有些憂郁的看著天空說道。

此時,對於破浪而行的協約國艦隊來說,他們也在為同樣的天氣問題而煩惱。

“長官,視距確實等於零,在海面上沒有看到任何東西的希望。”

“該死!”貝蒂有些煩燥不安的說道,“我們是昨天下午發現德國人的。現在——”他看了看表和日歷,“已經是中午12點了。時間過去了這麽久,德國佬最遠能到什麽地方呢?”

一位繪圖軍官以海圖上的一點為圓心,用兩腳規畫出了一個很大的圓圈。

“長官,以25節的航速計算,航程為670海裏。也就是說,德國人可能在這個圓圈裏的某個地方。”

“也許我們在自找煩惱,‘威廉大帝’號很可能仍舊停在威廉港呢。”一位參謀軍官說道。

“他們和我們的出發時間應該是差不多的。”貝蒂指著海圖,說道:“德國人的戰列艦可能——,”他用鉛筆畫了一系列德國人可能采取的航線,每條航線的終點都交在圓周上。“——在這兒,或者在這兒。”他指著一條返回波羅的海,再經過基爾運河的航線,繼續說道:“如果德國人象你說的,不打算和我們接觸,他們只能走這條航線,那我們就將白白地浪費掉上萬噸的燃油——而且,我們是在把好幾萬人拉到海上去作一次盛大的免費遊行呢!假如我們的艦隊的其余艦艇都駛出了斯卡帕灣的話,就難免會出現這種結果了。”

“德國人這一次似乎沒有打算隱藏他們的行蹤。”徐振鵬看著海圖,說道,“我相信,只要天氣好轉,我們是一定能夠發現他們的。”

此時,根據貝蒂的命令,由中美英日四國海軍輕型艦艇組成的偵察艦隊已經全都出發,向德國人可能出現的方向張開了網。

“我不認為德國人在得到我們出發的情報之後還會繼續冒險行動。”沈鴻烈用手指輕輕地敲著海圖,說道,“根據我們上次戰鬥的經驗,他們一旦發現我們,很可能會不和我們交戰就逃。也許他們現在正開始行動。但是,哪怕是他們不和我們交戰,他們絕不可能及時趕回去。我們可以繼續截斷他們的歸路。在那兒我們可能會碰到巡邏的德國巡洋艦,那我們就把它幹掉好了。”

“很好,我們就這麽辦好了。”貝蒂顯然很贊賞沈鴻烈的建議,立刻表示了同意,並下達了作戰命令。

接到命令的英國巡洋艦“愛丁堡”號和“諾丁漢”號開始向前巡邏。此時已經是傍晚時分,太陽已經西沉,只能透過薄霧看到西方天空中淡淡的紅暈。此時海面上到處都是一望無際白茫茫的濃霧。狂風一刻不停地呼嘯著刮過甲板,軍艦在巨浪中不停地搖擺起伏。艦橋周圍的了望員們在各自的崗位上,舉著雙筒望遠鏡上下左右有規律地搜索著海面。他們坐在轉椅裏不斷地隨著軍艦的搖擺而前俯後仰。副炮旁站著好些穿戴得十分厚實的炮手。狂風迫使他們竭力尋找哪怕是很小一點的、可以擋風浪的東西。每當軍艦深深地陷入浪谷,就會濺起大量海水,飛快地掠過甲板,使人們感到難以忍受。

在“愛丁堡”號上,艦內的有線廣播系統發出了一陣尖厲的海軍口笛聲後,開始了廣播:“我是艦長,現在向全體艦員通報家裏來的消息,德國人又一次出動了。而且這一次是全體出動。因為天氣太壞,我們無法進行有效的偵察。不過,可以肯定,德國人絕不會呆在原地不動,它們很可能會采用更高一些的航速躲開我們。我們的任務就是發現它們,並及時地報告。我有必要提醒大家不要忘記,它裝有十六英寸口徑的大炮,能輕易地把我們撕成碎片。這就是為什麽要大家堅守崗位和加倍派出了望員的原因。要是誰不認真負責,他就會給軍艦和全體艦員的生命安全帶來危險。當然,我相信你們無需提醒,也會克盡職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