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初會蔡松坡(第3/3頁)

聽了蔡鍔的贊揚,楊朔銘的臉不由得微微有些發紅。

他當然不能告訴蔡鍔,這些鐵甲戰車的設計,到底是怎麽出來的。

“聽說這鐵甲戰車是瀚之自己想出來的,後來在美國訂造的,是這樣嗎?”蔡鍔又問道。

“也不算是自己想的,以前便有外國人設計過類似的東西,用於突破敵軍塹壕防線,我在書上看到後,受其啟發,作了些改動。”楊朔銘答道,“由於其構造較為復雜,我國的技術落後,生產此種戰車有很大的困難,為了搶時間,我才決定在美國訂造。”

“看樣子瀚之是早就預料到了日本會侵犯我國,才預先做了這許多防範措施的。”蔡鍔的眼中閃過敬佩之色。

“時間太短,也只能做到這些了。”楊朔銘嘆息道。

此時一名侍女端來了果盤,蔡鍔看到了這名美女,象是想起了什麽,突然改變了話題。

“瀚之料事如神,關於我國未來之國體政體發展,可有什麽看法嗎?”

聽了蔡鍔的問話,楊朔銘在肚子裏說了一句“我就知道”。

在自己在洛杉磯的這段時間裏,北京城都發生了些什麽事,他是一清二楚的。

由於成功的打退了日本的侵略,作為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這次抗擊日本侵略戰爭的國家領導人,袁世凱的威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民間的好多報紙都轉了口風,由“無一日不罵項城”而轉為“無一日不頌項城”。在這種氛圍之下,要袁世凱稱帝的呼聲漸漸的高漲了起來。

早在1915年8月,袁世凱政府的憲法顧問美國學者古德諾便發表了《共和與君主論》一文,古德諾詳細分析了中國的國情,認為中國不適合照搬西方國家的憲政制度,應該走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也就是采用“君主制”較為合適。古德諾的觀點得到了中國國內不少人的贊同,當然反對的聲音也很多。

平心而論,古德諾的觀點其實是很有道理的,並不是在那裏完全的自說自話,給袁世凱復辟帝制造輿論。

但無論是古德諾、楊度還是袁世凱,都忽略了中國人的“求新症”的病情嚴重程度。

此時的楊朔銘,哪怕是沒有後世歷史書給他的印象,他從蔡鍔的問話也能夠判斷出來,蔡鍔在這件事情上的看法。

寫下著名的《軍國民篇》的蔡鍔,是絕對不會認同袁世凱復辟帝制的。

更何況還有他的老師梁啟超的影響。

“帝制也好,共和也罷,並不是當務之急。”楊朔銘平靜地說道,“我國現在需要的,是建立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來結束目前的混亂狀態,等到我國的政局穩定下來,財政狀況得到改善,各項制度完備之後,再考慮實施進一步的變革。這樣的發展道路,才是最適合我國現在的國情的。至於這個中央政府,是共和國政府,還是帝國政府,都只不過是形式。”

“那就是說,如果現在有皇帝的話,瀚之也願意跪著和他說話了?”蔡鍔沒有想到楊朔銘會這麽回答,可能是急於想要知道楊朔銘的態度,他又追問了一句。

“我不會向任何人下跪。”楊朔銘看著蔡鍔,斬釘截鐵的答道。

聽了楊朔銘的回答,蔡鍔本來已經繃緊的臉上現出了一絲笑意。

“對了,明天中午我做東,在雲吉班給瀚之接風洗塵,瀚之可要務必光臨才是。”

蔡鍔看了一眼又進來上茶點的楊府美女,結束了這個敏感話題,並向楊朔銘發出了邀請。

楊朔銘聽到“雲吉班”三個字,不由得微微一愣。

“要是尊夫人覺得不好,我就換個地方。”蔡鍔可能知道楊朔銘心裏的顧慮,笑了起來。

“不用不用,挺好的。”楊朔銘笑著擺了擺手。

“明日恭候大駕,你我一見如故,我還有不少問題,想向瀚之請教呢。”蔡鍔說著,站起身來,“時候不早了,我還得去看看醫生。”他指了指自己的咽喉,說道,“你的藥效果很好,就是價錢太貴了。”

“等我知會‘人和’的京城分號,你蔡松坡來就醫購藥,一概免費。”楊朔銘笑著說道。

“那可不行,我欠你的已經夠多的了,再這麽下去,就好還不上了。”蔡鍔笑著在楊府侍女的幫助下穿好了衣服,接過了她們遞過來的帽子戴好。

“不用你還。”楊朔銘想到蔡鍔所得的病,心裏感到有些微微刺痛,“花費再多也不要緊,只要能治好你的病就成。”

看到楊朔銘的眉宇間不自覺現出的哀傷之色,蔡鍔不由得有些奇怪,但此時的他並沒有多想,“瀚之明天來之前,最好和尊夫人解釋解釋,”他臨告辭前還不忘和楊朔銘開開玩笑,“要不然,以後我可就沒法登門了。”

“內子一向敬重松坡,不會有這樣的事的。”楊朔銘笑著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