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創意無極限(第2/3頁)

聽到袁世凱說的如此貼心,劉冠雄的眼角滲出了淚花。

“此次和議,之所以不能盡收已失利權,原因就在於此,所以痛定思痛,懲前毖後,從今日起,當以大治海軍為主。”楊度說道,“之所以希望能早日達成合議,就是為了能給國家以建設發展之時間,擴充海陸軍,以備將來。”

“海軍部前日已經提交了海軍擴充預案,最少需款三萬萬元,耗時十年。”象是要堵住那些不負責任指責海軍將士的嘴,湯薌銘又說道,“如此海軍方可稍具規模,同日艦爭戰。”

“十年之內,日本海軍也不可能從此停滯不前,斯時若戰火再起,我海軍仍是以弱敵強之勢。”陳宦忽然說道,“除非我國能在這十年之內,取得突飛猛進之發展。”

聽了陳宦的話,袁世凱面露贊許之色。

此時會場上的議論之聲漸漸的大了起來,劉冠雄聽著大家的議論,心裏突然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欣慰。

因為他知道,對於發展海軍,與會者應該已經達成了共識。

看到大家再沒有什麽更多的說法,袁世凱起身做了總結性講話:“此次和議得以達成,免亡國之虞,僥幸之處頗多。我們切不可事過境遷,因循而安。從即日起,大家要日以‘亡國滅種’四字懸諸心目,警惕日人亡我之心,臥薪嘗膽,則十年之後,我國當可盡收已喪利權,復我華夏大國榮光。”

袁世凱話音剛落,楊度便第一個起身,激動地鼓起掌來。

很快,與會者紛紛起立,和楊度一樣的鼓起掌來,掌聲持久而熱烈,有的人甚至歡呼起來,此時的袁世凱,躊躇滿志的接受著大家的掌聲和歡呼,仿佛又回到了他宣誓就職中華民國正式大總統的那一天。

“袁世凱總統已經批準了同日本的和約。”

在東交民巷英國駐中國使館內,駐華參贊邁克爾對英國公使朱爾典說道,“對於草約的內容,袁世凱總統幾乎沒有做出什麽改動。”

“這麽說,他對這份條約的內容還算滿意。”朱爾典笑了笑,說道,“現在是他該履行承諾的時候了。”

“袁世凱總統昨天又再次表示,中國願意加入協約國,參加對德國的作戰,”邁克爾說道,“但他還說,中國的陸軍缺少必要的武器裝備,海軍艦艇也非常缺乏,希望我國能夠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

“中國海軍缺少艦艇是事實,”朱爾典點了點頭,“但他們的陸軍的裝備,好象並不比日本軍隊差多少,有的地方部隊裝備得甚至好於日本人。要不然,他們怎麽打下的青島?”

“袁世凱總統這麽說,其實就是想從我們這裏得到資金和武器方面的援助。”邁克爾又笑了起來。

“白廳已經在考慮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政策,因為我們現在不缺少武器,缺少的是作戰的士兵。”朱爾典嘆息了一聲,“不列顛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但陸軍的實力,卻比不上我們的敵人。”

“是啊!陸軍是海軍射出的炮彈。”邁克爾也嘆息起來。

在“絞肉機”式的馬恩河會戰和凡爾登戰役結束之後,協約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人員傷亡,而現在正在進行的索姆河會戰,也呈現出了同樣的態勢,面對兵力不足的危險,英法俄三國一直希望日本能夠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但日本人只願意出動海軍,拒絕把他們的陸軍派到歐洲作戰。

英國政府對日本人的表現非常失望,而中國成功的打敗了日本的侵略,讓白廳的大臣將軍們又看到了希望。

正在這時,一位使館的機要秘書快步的走了進來,將一份電報交給了朱爾典。

朱爾典接過電報,飛快地掃視了一眼,便將電報遞給了邁克爾。

“白廳已經同意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幫助中國訓練一支適合在歐洲作戰的軍隊。”朱爾典說道。

“我們需要和中國人簽一個協議,是嗎?”邁克爾問道。

朱爾典點了點頭,說道:“我們開始準備吧!”

1916年10月1日,中日《洛杉磯和約》正式簽訂。

“這份協定對日本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我相信,中國人不會高興得太久。”

在完成了簽字儀式之後,在一間小會議室裏,石井菊次郎面色陰郁的對蘭辛說道。

蘭辛聽出了石井菊次郎話裏隱含的威脅意味,微微一笑,說道:“所以我們才要再簽定一個補充的協定。”

就在中日兩國正式簽約的當天,經過多日的爭論,蘭辛和石井菊次郎也簽訂了一份協議,做為美國和日本之間在遠東問題上的諒解。

這份協議,就是後來被人們稱之為《蘭辛—石井協定》的諒解協議。

在這份協定中,美日雙方聲明“合眾國政府和日本政府否認有以任何方式侵犯中國的獨立和完整的任何目的,並進一步聲明兩國政府一直堅持‘門戶開放’或在中國從事工商業中的機會均等主義”,同時又聲稱“日本政府一再保證……雖因(中日)兩國領土接近而給日本帶來‘特殊利益’,但日本無意對其他國家的貿易或中國迄今在條約內給予其他大國的商業利益加以歧視,合眾國政府對日本政府的這一保證予以完全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