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致命的電報(第3/3頁)

但“戈爾”號的風光日子沒有能夠持續多久,和當時很多德國海上襲擊艦一樣,其致命的弱點就是航行中常常得不到煤炭的補充,所以有時不得不到當時的中立國比如美國的港口進行補給。英國人和日本人當然明白德國襲擊艦的弱點,1914年10月19日,當“戈爾”號來到檀香山加煤的時候,立刻便發現了在這裏守株待兔的兩艘日本軍艦——排水量12000噸的戰列艦“肥前”號和9700噸的裝甲巡洋艦“淺間”號。

不過“戈爾”號的艦長業務水平很是不錯,竟然在日本軍艦發動攻擊前,就把自己的軍艦開進了港口。由於日本軍艦沒辦法在中立國的港口攻擊“戈爾”號,只能以德日雙方艦艇處於交戰狀態為由,要求美國方面按照中立原則扣留“在戰鬥中退入中立國港口”的“戈爾”號。美國人也照辦了。

盡管看上去“戈爾”號作為一艘軍艦到此為止已經失去了作用,但楊朔銘知道,這些正在享受熱帶陽光的德國海軍官兵們其實並不那麽純潔,現在他們把這艘軍艦改成了一個通信中繼站,為德國的秘密外交服務,正是他們幫助實施了德國資產從美國出逃的計劃,並且在德國勸誘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入同盟國陣營的過程中扮演過重要角色。雖然後者最終以失敗告終,但前者的成果還是相當不錯的。

而現在協約國和美國方面還不知道這艘小小的德國軍艦所暗藏的玄機,而楊朔銘卻打算以“戈爾”號的通訊中繼站為支點,撬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車輪,使之走向他所希望的方向!

幾天後,在海灘的一處別墅裏,美國總統威爾遜接到了一份內容奇特的電報。

“我們計劃於本月同日本方面重新開始談判,與此同時,我們將竭盡全力使中國保持中立。”“如果談判能夠成功,我們建議在下列基礎上同日本結盟,協調一致進行作戰,共同締結世界和平。”

“我們將會向日本提供大量的資金援助,日本將重新得到滿洲、蒙古和山東,建議書的細節將由日本方面草擬。”

“請務必設法將這項建議作為最高機密通知日本政府首腦,並鼓勵日本立刻參與這個計劃。同時為我們同日本的談判進行斡旋。”

“請務必轉告日本政府,我們強大的艦隊和日本艦隊聯合作戰的話,將有力量消滅英國艦隊的主力,日本將再次得到對馬海戰式的勝利那樣的光榮,失去了艦隊的英國將不再是我們的對手。美國哪怕想要幫助英國,也將無能為力。勝利之後,日本將成為亞洲的主宰。不需要再懼怕美國。”

威爾遜看完了電報,眉頭緊鎖,一點一點的陷入到了沉思當中。

過了好久,威爾遜擡起頭,向送電報來的上校問道:“你能夠保證這份電報的真實性嗎?”

“英國方面毫無疑問地肯定了這份電報的真實性。”上校回答道,“這是英國40號辦公室截獲並破譯的,他們將電文原稿也送了過來,並說如果我們不相信電報的內容,可以自己破譯之後再進行核對。”

“他們的意思,是不想讓人知道,是他們轉給我們的情報,”一位將軍說道,“他們用這種方式,要外界相信,是我們自己截獲並破譯的。”

威爾遜將電報遞給了蘭辛,沒有說話。

“如果電報的內容真實無誤,日本人這些天的表現就很好理解了。”蘭辛有些憤怒的說道,“他們的野心,的確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我們應該盡快促成中國和日本的和約達成,不給日本以接受德國誘惑的機會。”威爾遜點了點頭,“我們現在還沒有足夠的力量阻止日本侵犯中國,有必要和英國一起采取行動。”

“我們最好不要給公眾以這樣的印象,即美國政府對歐洲和亞洲的戰爭過於熱心。”蘭辛建議道。

威爾遜聽出了蘭辛話裏的指責之意,點了點頭,“如果中國參加協約國一方作戰的話,不但可以阻止日本的侵略野心,還將會給美國帶來意想不到的利益。”

“是這樣。”蘭辛對威爾遜的這個想法表示了贊同,“當然,前提是中國和日本的和約,是在對中國較為有利的情況下簽訂。”

“那位中國外長已經向我多次表示,希望美國資本能夠參與到滿洲的建設中來,”威爾遜說道,“我相信他的誠意,也相信美國公眾樂於參與,雖然對我本人來說,我並不喜歡見到這樣的交易。”

蘭辛聽出了威爾遜話裏的剖白之意,只是笑了笑,沒有接著說下去。

由於美國國內孤立主義勢力的強大,以“他使我們不參戰”贏得連任的威爾遜所表現出的對國際事務的重大興趣一直讓身為國務卿的蘭辛很是擔心,蘭辛不希望威爾遜在這方面翻船,是以一再的提醒他注意。威爾遜當然明白這一點,但威爾遜的最終目的,要讓美國在國際事務當中發揮重要作用,蘭辛的反對,並不能阻止他實現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