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看不見的東西改變歷史(第2/3頁)

日本人的行為讓英國人十分不快,然而此時歐洲戰場呈現出膠化狀態,英國還想借重日本這個盟友,因而對日本人的行為隱忍不發。但日本人反而變本加厲的做起了獨吞中國的美夢來,在日軍攻下青島之後,日本即向中國提出來妄圖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在遭到中國政府拒絕後,日本不顧英國在歐洲打得舉步唯艱,又悍然對中國發動了侵略戰爭。

日本人的行為使英國感到越來越難以忍受,在戰爭一開始,英國便警告日本,不許在英國在華勢力範圍及相鄰地區采取軍事行動,不久,美俄法三國也向日本發出了同樣的警告。日本政府不敢對西方列強的聯合警告全然無視,因此僅將戰場局限於奉天和山東兩地,而對於在天津登陸作戰的計劃,也因對列強幹涉的顧忌而作罷。

隨著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激烈程度的升級,日本在中國戰場投入的海陸軍兵力越來越多,對於歐洲的戰爭也越來越沒有熱情,日本海軍減少了參加護航和反潛的作戰兵力,日本陸軍也無限期的推遲了派兵前往歐洲的計劃。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也就很好理解了。

“不光是看穿了日本人真面目的事。”海軍總長劉冠雄說道,“這一次咱們把日本人打得夠嗆,向列強展示了我中華的軍力和民氣,這也是英國轉變態度的重要原因。”

“不錯,此次海陸軍將士及愛國民眾前赴後繼,英勇抗敵,真是可歌可泣。”袁世凱感嘆道,“從此往後,泰西諸國當不敢再小覷我中華了。”

“此次抗擊倭寇之戰,前線將士軍民犧牲之重,思之令人神傷。”陸征祥提醒袁世凱道,“目前我海陸軍雖然多次取勝,但總體情勢來看,仍是敵強我弱之勢。如今英日兩國既生芥蒂,我國不如趁此機會,請英美諸國調停,迫使日本同我國停戰為上。”

“也是。”袁世凱點頭表示同意陸征祥的看法,“我軍雖叠次獲勝,然軍力民力消耗極大,目前國力未復,如能趁時息兵,埋頭發展十年,再與日本擡頭相見,就是另一番局面了。”

“如果重開和談,務必要收回此前被日本侵奪之所有土地和利權。”段祺瑞看著袁世凱說道。

“山東如今已經光復,所差的,就是奉天了。”袁世凱明白段祺瑞的意思,說道,“如果用兵難以收復,就只有許英美以特權,促其向日本施加壓力了。”

“東三省地處俄日兩國之間,想要恢復我領土主權,還要更下一番功夫才行啊!”陸征祥嘆息道。

正當這時,一位政事堂的官員急匆匆的走了進來,將一份報告交給了袁世凱,袁世凱注意到這位官員似乎面帶喜色,不由得有些奇怪。

“又出了什麽事?”袁世凱問道。

“日本國內發生大規模鼠疫!”這位官員有些激動地說道。

聽了官員的報告,袁世凱不由得吃了一驚,他用有些哆嗦的手接過了報告,迫不及待的看了起來。

“真是天佑我中華啊!”段祺瑞聽到了這個消息,忍不住點頭嘆息起來。

他知道,現在應該是不需要英美的幹涉,中國就可以收回奉天失地了。

1915年10月,日本國內突然爆發大規模的鼠疫,先是出現在沿海地區,至11月即傳至東京大阪神戶等大城市,之後疫情如江河決堤般蔓延開來,不僅橫掃整個本州島,而且波及到了朝鮮及北海道地區。好多地區的居民往往一人患病,不久即全家喪命。為了防止疫情擴大,日本政府出動大量兵員警察估價焚毀疫情較重的地區的房屋和屍體,但鼠疫也很快傳到了執行任務的人員當中,很多人染病身亡。一時間日本各地從城市到鄉村,全都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之中。

鼠疫出現後,日本政府立即嚴令各地防範疫情擴散,頒布了各項嚴酷的防疫法規,采取了隔斷疫區交通,建立大量的隔離區,組織人力焚化病人屍體,對疫區進行嚴格消毒等種種措施,但由於疫情擴散過快,日本政府事前又毫無準備,結果導至了大量的人死亡,很多人為躲避鼠疫,紛紛乘船逃離日本,結果不可避免的使疫情擴散到了朝鮮和有大量日本移民居住的夏威夷地區。

由於此次鼠疫來勢兇猛,在擴散到朝鮮之後,以朝鮮為基地的侵華日軍也遭到了傳染,很多士兵染病,日軍減員嚴重,由於中國軍隊的不斷反擊,日軍難以招架,開始迅速後撤,竭力脫離同中國軍隊的接觸。

1915年12月7日,日軍全部退入朝鮮境內,中國軍隊收復奉天全境,同日軍隔鴨綠江對峙。

1915年12月9日,在英國和美國政府的聯合調停下,中日兩國於當日宣布停火。

1915年12月27日,奉天發現鼠疫疫情,中華醫學會書記伍連德博士率醫療團前往視察調研,並被北京政府授予防疫指揮協調全權,負責撲滅鼠疫。中國各省紛紛組織醫療人員前往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