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空擊(七)(第2/3頁)

不理神色激動的高良天等軍官,楊烽扭頭走到了海圖桌旁,望著50海裏外的第一航母戰鬥群,突然扭頭問道:“良天,如果我要求你現在起飛,能辦到嗎?”

“現在起飛攻擊機群?”

正在指揮本艦防空的高良天被這句話嚇了一跳,看著外面密布蜂擁而來的敵機,咽了咽口水說道:“理論可以,但防空火力需要調整,要避開攻擊機群的起飛方向,而且……”

“發電報……”年輕的楊烽再次打斷了自己的飛行官,說道:“聯絡薩將軍,我部預計敵人重巡和航母戰鬥群將於一小時內對第一航母戰鬥群發動進攻,所以請求即刻起飛支援,方位……”

看著通訊官飛速記錄電報內容,高良天的目光有些渙散,直到對方收起筆快速向後面的通訊艙走去時,才回過神緊張的問道:“艦長,目前敵人重巡和航母戰鬥群的詳細坐標還不清楚,只能推測出一個大概,我們上次已經失敗了一次,如果……”

“哪裏跌倒,就必須從哪裏爬起來。”楊烽微微一笑,自信的重新舉起了望遠鏡:“而且我堅信,他們就在樂飛司令員的北面。”

……

第一航母戰鬥群。

旗艦,西秦號。

情報中心內的電台滴答聲不絕於耳,飛行塔內幾位控制軍官更是戴著大耳機,聆聽著耳機內從數百公裏外傳來的歡呼,叫喊和撕心裂肺的痛苦,指尖顫抖著在黑板上劃掉一個個數字編號。

甲板上,4架大黃蜂戰鬥機已經被推上了起飛位置,駕駛艙微微敞開著,飛行員悄悄打開了電台,水兵、空勤和機械師將它們團團包圍了起來,也豎起了耳朵。

身旁,西安級大型巡洋艦唐努烏梁海號,後桅杆上像把蒲扇般的最新對空雷達一遍遍旋轉著,這種波長短,探測距離更遠,可以對空探測的“鷹眼”雷達是帝國科技部最新的產品,只是由於性能還不是很穩定,而且也無法具體探測出數量、速度等等一些重要數據,所以目前還沒有向對海雷達那樣列裝到所有大型軍艦上。

以航母為分割線,4艘輕巡洋艦和10艘驅逐艦已經呈扇形散開,而在後方2艘最強大的台灣級戰列艦和另外2艘輕巡、6艘驅逐艦組成了航母戰鬥群炮擊編隊,保護著中央的2艘昆侖山級油水補給船,2艘秦山級快速支援艦和3艘洞庭湖級大型補給艦。

而在更遠處的海平面下,幾艘黑色雪茄狀長影隱約可見。

在這其中,只有秦山級快速支援艦是比較少出現的面孔,這是一種滿載排水量達到23000噸,艦艏擁有背負式2座三連L52/152毫米速射炮,4座雙聯76毫米高平兩用炮,8座四聯裝25毫米機關炮,且能攜帶5000噸燃油,3000噸彈藥和600噸其它各類補給品,擁有獨立醫療艙和80張醫療床位,並能以30節高航速向6000海裏外,執行長距離高速支援的補給類戰鬥艦。

這就是一支完整的航母艦隊編制,按照李默的構想,未來他領導下的新華至少要擁有4到6支這樣的全球打擊力量戰鬥群。

航母和艦載機作為核心而存在,炮火依然是不可缺少的輔助力量,快速戰鬥支援艦除了可以提供必要的輕炮火支援外,還可以攜帶不少彈藥和燃油,以輕巡洋艦的速度進行長距離支援,而且它上面的醫療設備能夠確保艦隊長時間部署,至於補給艦就更不必說了,目前還唯一不讓人滿意的或許就是沒有類似後世那種長航程大型深海攻擊潛艇了。

能掌握這樣一支艦隊,是每位新華海軍軍官的最高力量,但對海航總司令樂飛來說,已經隱隱是海軍第三把手的他,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龍翼。

“怎麽樣了?第一攻擊波大概什麽時候回來?”

“已經在返航途中了。”見到是樂飛親自來了飛行控制塔,朱候斌連忙將飛行計劃表遞了過去:“一共是90架,被擊落了7架,還有13架不同程度受傷,不知道是不是能堅持到趕回來。

詳細戰報必須等監控戰場的幾架飛機回來才能知道,但據‘大眼賊’中隊的匯報,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已經擊沉了2艘輕巡洋艦,包括胡德號在內共有8艘主力艦受傷起火,剩下幾艘也都帶傷。

不過……”朱候斌搖了搖頭:“250公斤航空穿甲彈的威力有限,想要啃下這些大家夥必須靠魚雷機配合才行。”

“那魚雷機……”

“一共72架龍牙,目前已經在發起進攻,戰報可能還要延遲一會。”

“好的。”

一下子就沒了7架夜梟,大家心裏也不是很好受,但從戰果來看卻無疑是驕人的,只是作為整支艦隊的指揮官和海航總司令,樂飛最關心的還是第二波進攻能在何時發起,所以立刻說道:“等他們回來後立刻補充彈藥,必須在最短時間內發起第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