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華彩十分鐘(第3/4頁)

4點07分,日德蘭步入了決戰!

或許是受到了剛才英國巡洋艦猛轟已經翻覆的威斯巴登號影響,艱苦訓練了十幾年,就為了等待這一天的德國炮手們發揮出了極高水平,僅僅第二輪,鐵公爵第四戰隊二號艦馬爾伯羅號身上就騰起了火團。

首發命中擊中馬爾伯羅號的是德國國王級別戰列艦大候帝選號,據瞭望員說,它艦艏A炮塔打出的一枚穿甲彈擊中了馬爾伯羅號後艦橋主裝甲帶,後來證實這枚穿甲彈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傷害,雖然英國主力艦的總體防護能力不如德國,尤其是幾乎等同開放式的炮塔內部更是致命傷,但以防禦13英寸炮彈為目標設計的主裝甲帶,還是硬生生扛住了這次襲擊。

但這枚炮彈卻提供了一個重要坐標,隨著彈點被火控測距手紛紛捕捉到,德國公海大洋艦隊主力完成了艦炮校準,拉開了一連串的毀滅序幕。

4點11分,再次咆哮的200多門重炮讓鐵公爵戰隊品嘗到了什麽叫彈如雨下,全部4艘鐵公爵戰列艦都報告了被擊中,其中損失最慘重的是四號艦印度皇後號,因為距離的關系,瞄準它的是4艘德國最強大的巴伐利亞級,32枚380毫米穿甲彈中的5枚從它甲板上撞擊而過。

頃刻間,位於艦首的A和B兩座炮塔就仿佛被掀飛了一樣,700公斤穿甲彈從傾斜的正面11英寸炮塔正面強行穿了進去,爆炸在炮塔內部發生,橫掃的彈片不僅殺死了所有人,還將兩座數百噸重的炮塔掀開,4根13.5英寸粗大的炮管,僅僅才打出了20枚炮彈就失去了效用。

唯一能夠安慰的是當時地井下彈藥艙防火門居然是關閉的,所以爆炸並沒有引起誘發彈藥庫爆炸,加上及時注水,馬爾伯羅號得以繼續堅持了幾分鐘。

或許知道必死,鐵公爵戰隊同樣爆發出了最強戰鬥力,在印度皇後號4分鐘內損失2座炮塔的情況下,旗艦鐵公爵號內的安德森少將在最關鍵的時候展示了英國式的狡猾,他從開始就下令剩余把全部火力都傾灑到了距離最近的德國凱撒級戰列艦路易特波爾德攝政王號上。

雖然英國再次毀在了那種過分敏感的炮彈引信上,但每分鐘總計1噸鋼鐵和炸藥混合體,以每秒780毫米的速度從17000碼外投擲而來,那種威力依然是極其驚人的。

4點13分,鐵公爵戰隊還給了德國一個巴掌,路易特波爾德攝政王號上的5座305毫米炮塔同樣有2座被削平,如果不是德國精良的防火隔艙和防護能力,或許傷害還要更大。

僅僅一分鐘後,23艘主力艦狂轟的德國公海大洋艦隊終於得到了第一個收獲,第一個被擊中的馬爾伯羅號因為測距著彈點原因,承受了最多的炮彈,即使其中大部分都是280和305毫米的炮彈,但也不是它能夠阻擋的。

誰也不會想到,致命的傷害不是來源於掃平上層的暴雨,而是一連串的近失彈!

鐵公爵級是從喬治五世級改進而來的,主要是加強了副炮,對付日益嚴重的驅逐艦和魚雷威脅,並且強化了重點部位防禦,可當這些防禦加強後設計師發現超重了,於是為了減輕結構重量,建造時放棄了以往英國戰列艦上安裝的水密隔艙縱向隔板,使得水下防護成為大問題。

或許英國設計師也沒想到,他在最擔憂魚雷時,來襲的竟然是近失彈。

炮彈落在馬爾伯羅號艦體旁邊不遠,一些沉入海底發生了爆炸,另一些卻被海水阻擋後改變了方向,撞入了該艦的水下防魚雷隔艙,4英寸的防護裝甲板不可能防禦這些大家夥,當一枚枚炮彈鉆入艦體下方的水米艙或者防魚雷空艙內爆炸時,海水便跟在後面淹沒了底艙。

大量進水最終導致船體結構無法再負擔,一陣吱呀聲後,馬爾伯羅號的甲板開始右傾,雖然艦長立刻下令向左舷注水,可這樣只是加速了海水進入艦體,最後還是不得不下令棄艦。

2分鐘後,更大的爆炸讓德國歡呼起來,印度皇後號在380毫米重炮下終於堅持不住了,位於中間的炮塔被連續穿透,致命的防護隔艙門設計成為英國的阿硫克斯之踵,水兵們訓練時不隨手關門的壞習慣導致了印度皇後號彈藥庫再次被誘爆,25820噸的艦體從中間斷成了兩截,僅僅3分鐘後,該艦995位官兵便全部消失在了大海上,無人逃生。

就在英國海軍本土大艦隊第四戰隊快要全軍覆沒的時候,海面上的炮聲陡然密集了起來,四支戰隊幾乎同時完成了轉舵突擊,拉近到了13000碼距離!

傑利科以近乎冷酷的損失,率先完成了分割突擊戰術。

迫於無奈下,舍爾不得不取消了統一編隊,因為如果在繼續這樣下去,即使能擊沉更多的英國軍艦,也會被對方完成橫切搶到t字位,那時就是災難。

跑得最快的還是貝蒂,第五戰隊4艘虎級戰巡橫切到了4艘德國赫爾戈蘭級戰列艦前,逼迫他們轉移了火力,顯示了戰巡速度的重要性,隨著兩艘英國巨人級戰列艦和希佩爾最後的兩艘戰巡也加入了進來,對,開始捉對廝殺。